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猝死的导火线:不良习性
2015-12-23阅读:1016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杭州某公司部门经理刘某,连续几天与客户谈生意至深夜,待最后一天送客户离杭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躺下后不久刘某觉得胸闷,随后出现持续性胸痛。近3点刘某被送到医院,医生确诊其为心肌梗死。经紧急抢救,刘某终于幸免于难。……

杭州某公司部门经理刘某,连续几天与客户谈生意至深夜,待最后一天送客户离杭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躺下后不久刘某觉得胸闷,随后出现持续性胸痛。近3点刘某被送到医院,医生确诊其为心肌梗死。经紧急抢救,刘某终于幸免于难。

在检查中发现,刘某血压、血脂都高,而41岁的他说在7年前曾体检过,之后再没全面检查过身体。像刘某这样年纪不大但心脑血管却早早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猝死约80%是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发作,过劳猝死应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所谓过劳,通常是指超过正常规律的非生理性过度劳动,大多发生于工作紧张、压力过大的脑力劳动者。医学研究表明,在非生理的过度劳动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的疲劳淤积向过劳状态转移。

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因素,过劳则是雪上加霜,是猝死的导火线。

据我们对近年来200多名发生心肌梗死的中青年病人检查了解发现,近六成有不良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人多为业务骨干,工作辛苦、压力大,为消除压力便抽烟、喝酒、高脂肪饮食且习惯于夜生活。久而久之,“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不知不觉缠身。

由于此年龄段尚属机体功能的衰退初期,平时身体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和发病先兆,自恃身体健康,殊不知这给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此时如过劳状态超过生理极限或遇有突发应急事件刺激,就会造成心因性猝死的悲剧发生。

为了避免“三高”乃至猝死的发生,应该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脂饮食、常规运动、戒烟、劳逸结合等。在此基础上,还需恰当的药物治疗,如使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控制血糖的药物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