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孩子脱水家庭护理要点汇总
2015-12-24阅读:930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尽早认识脱水症,特别是轻一中度脱水,就能及时开始家庭治疗。……



人们对“脱水”这个医学名词并不陌生,而且听到脱水,都会有些惊慌失措的感觉。

的确,脱水是个比较严重的状况,但程度不同,同时也有预防和减缓加重的办法。

3天前,晶晶突然发烧了,体温达39℃。妈妈带她到附近医院就诊,大夫诊断晶晶得的是急性感染,于是服用了退烧药和消炎药。但吃完药之后,孩子出现呕吐的症状,而且吐得越来越严重。在暂时停用药物之后,呕吐止住了,但腹泻却又开始了,而且次数也越来越多。从昨天起,她的精神状态就越来越差。于是晶晶被再次带到医院。经过医生的询问和检查,她已至少4小时没有小便了, 口腔干燥,哭时眼泪极少,前囟略有凹中陷;皮肤弹性也略差。大便检查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于是确诊,孩子患了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脱水。需要住院,实施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什么是脱水?

根据重量计算,人体内水分约占60%。正常人通过饮用水分补充体液,通过出汗、流泪。排尿丢失体液,以保持体液的平衡。当体液水平正常时,人体内血流速度稳定,并且有足够的多余水分形成眼泪、唾液、尿液和粪便。当体液不足,也就是“脱水‘时,病人会出现哭时无泪、口腔干燥、砂纸样舌面。尿色深黄,而且一天总尿量也会减少。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

脱水是个渐进的过程。医学上,根据体重的丢失量粗略估计脱水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下表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程度的特点。

导致脱水的原因

导致儿童出现脱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是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引发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脱水的另一常见原因是液体摄入过少,例如: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难。有时,配方奶粉与水混合的比例不当——奶粉中所加水量过少,也可引起婴儿出现脱水。

如何预防脱水?

脱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只要了解可能引起脱水的原因,就可以尽早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预防。上面已提到引起脱水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胃肠炎和水摄入量不足。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呕吐、腹泻及拒绝饮食的情况,就应想到很可能发展成脱水。及时少量多次地补充口服液体,就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

家庭内能够治疗脱水吗?

尽早认识脱水症,特别是轻一中度脱水,就能及时开始家庭治疗。

对轻度脱水来说,可采用口服补充液体的方式。最好的补液饮料是家庭自制米汤。(米汤的制作方法:先煮沸一升的开水,然后倒入一碗米,再煮沸5~10分钟,直至水变为稀糊状。将煮好的米汤倒入容器内,加入一汤匙的糖和盐。待稀糊状液体变凉至室温时,米汤就制作好了。)

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也是纠正脱水的好方法之一。对于较大的儿童,也可饮用超市出售的含电解质和糖分的饮料。由于这些纠正脱水的液体味道不好,孩子不愿接受。应采用少量多次服用的办法。如果婴儿服用后出现呕吐,就从少量开始,每次10~15毫升,每15~30分钟一次。待婴儿能够耐受后,再加到每次30毫升、60毫升。如果婴儿继续腹泻,就不需限定孩子服用的总量。

补充液体的关键是均匀、慢速。特别是小婴儿患者.有时为了调整饮用液体的速度,可将液体浸到毛巾内,再让婴儿吸吮毛巾。大于1岁的幼儿还可采用吸吮冰棒的方式。

如果经过家庭补液治疗以后的效果不满意,已经发展到了中一重度脱水,或是引起脱水的因素持续存在,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必要时接受静脉输液。静脉补液是将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按比例混合,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和补充量。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静脉输液纠正脱水仍然要遵循均匀慢速的原则。不是1~2小时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一般静脉输液都要采用住院的方式或留院观察的方式。

(责任编辑:王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