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慢性胃病的朋友——不良的情绪
2015-12-24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有一些慢性胃病的患者,患病前就有神经衰弱,长期失眠、焦虑、忧郁;或由于过度的精神刺激、心境不佳、长期情绪低落等。……

慢性胃病(我们这里所说的慢性胃病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分浅表性、萎缩性两种]、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慢性、良性疾病,不包括胃部急性病变、急腹症以及胃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多,而不良情绪作为其诱发因素则是不可忽视的;由慢性胃病加重或产生不良情绪者也很常见。忧郁,是慢性胃病患者最常见的情绪特征。

一、因郁致病病起郁增

有一些慢性胃病的患者,患病前就有神经衰弱,长期失眠、焦虑、忧郁;或由于过度的精神刺激、心境不佳、长期情绪低落等。结果,植物神经机能失调,导致胃部血管痉挛性收缩,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长期失调则发生慢性胃病。祖国医学也认为,“忧思伤脾”。中医辨证中,脾虚是慢性胃病的主要病机。因此,由于具有否定性质的不良情绪的反复刺激,导致了躯体器质性疾病——慢性胃病。经治疗后,病情会有所好转,但每因饮食不节或不良情绪因素而使病情反复。这样,就给患者本来忧郁的心头更罩上一层阴影,认为自己的病是不可救药了,甚至产生恐癌心理。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忧郁情绪,产生不愉快的心境,自然更加重了疾病的症状,导致心、身两方面的病理因素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根据观察,这类患者大多数平素体质较差,内倾性气质,他们的神经过程平衡失调,表现在感受性过强,对外来的刺激和自身的不适的感觉域限小;情绪兴奋性强,且不易平复,兴奋不外显。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要把心理治疗和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

二、因病致郁郁久难伸

还有一类慢性胃病的患者,由于饮食失节、饮酒、劳累等原因发病,因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根本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及生活规律,使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影响到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患者经常感到胃部胀痛不适,饮食日益减少,身体逐渐消瘦;尤其是自觉精神不振,对该做的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祖国医学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胃部不适而影响睡眠更使患者苦恼。这些身体的不适作为一种精神刺激,使病人开始焦虑、烦躁,这时如果治疗上能缓解其症状,不良情绪自然会消失;但如果治疗不满意,病情不见减轻,或由于患者社会、家庭责任心太强,担负着病前能承担,但现在对他来讲是太重的担子,则治疗效果也不会好。长期下去,焦虑有增无减,最后当患者意识到自己再不能象从前那样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后,他的情绪会急转直下,变得忧郁、淡漠、懒惰了。此时,不良的心境“固着”住了,患者对工作有心无力,对治疗没有信心,身心的双重病苦,使患者不能自拔。这类患者多数病前事业心较强,外倾性气质,由于躯体疾病的刺激,他们的神经过程平衡也失调了,耐受性减弱,注意力下降,不耐从事较大负荷的工作;反应敏捷性变差;情绪兴奋性增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争取较好的用药效果是治疗这类患者疾病的关键。

临床上,慢性胃病除少数反复发作的胃溃疡,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外,一般来说并不难治,但由于本病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常使病情变得复杂而难治。因此,如果能掌握患者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的规律,据此施以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我们这里所说的忧郁情绪,尤其是第一种(因郁致病病起郁增),与亚健康状态(主要是慢性疲劳综合症)是密切相关的。亚健康状态包括不良的心理行为、不振的精神面貌、对社会外界的不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某种不适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夜半失眠、头晕头痛、备感疲劳、慢性咽痛、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反复感冒等一系列难以用某一种病种予以解释的症候群,而一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

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现在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压力越来越大,都市人的精神常处于一种持续紧张状态,若这种紧张能够适度,则有利于进取也利于健康,但若过分紧张、忧虑,而心理承受力又不强的话,心理的疲劳首先在所难免。倘若这些心理疲倦被压抑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就形成上述的种种症状。据有关部门估算,城市中有25%的人群存在显性或隐性心理危机,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实时编辑:张莹秀)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