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2015-12-23阅读:939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功能,担负着对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

1.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功能,担负着对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如水、Na+、Cl-、HCO3、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功能,同时还担负着对电解质与酸碱度的调节功能来维持体内的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促进体内物质代谢。

2.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的变化

(1)肾小管功能一旦受损,其重吸收与调节功能、浓缩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原发性肾小管损伤较少见,多数继发因素来自于肾小球,来自肾间质损伤,同时也来自于肾毒性药物和毒物损伤。

最突出的临床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

如药物或细菌感染时则会表现出尿路炎症反应,血尿、细菌尿。

临床上可通过病史和化验结果分析,做为鉴别诊断依据,如:肾小球损伤在先,而后漫延到肾小管功能损伤,多为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如果肾小管功能损伤在先,同时伴有肾脏萎缩,多为慢性间质性肾损害。而间质性损害一定有原发病因的。如常见的急慢性肾盂肾炎,高尿酸血症,结缔组织病,药物性肾损害,毒物性肾损害等。

(2)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分泌系列促炎症因子与促纤维化因子,引起间质炎症反应,血管收缩加重肾缺血。

(3)在炎症反应与纤维化因子作用下易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3.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1)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首先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临床表现以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造成的夜尿增多为早期表现(夜尿量>24小时总尿量的1/3),尿比重降低,尿PH值异常,尿糖、少量蛋白尿、尿电解质异常,肾小管功能损伤表现,该类表现早于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慢性间质性肾炎一定有原发病因,要仔细询问病史,找出原因,祛除病因。如慢性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等。

(2)以痛风肾或高尿酸血症形式发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血清尿酸浓度达到或超过386.8umol/L(7mg/dl)时称高尿酸血症。当GFR≦25ml/min时,肾脏对尿酸的滤过率降低,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由于人体内对尿酸的代谢紊乱而导致高尿酸血症,部分病人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参与尿酸代谢的酶有遗传性缺陷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还有部分病人患有骨髓瘤、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核酸分解亢进,促使尿酸急剧增加。

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分泌与浓缩尿酸功能障碍,促使尿酸在肾小管局部聚集,尤其是在尿液呈酸性环境时,尿酸更易析出,形成结晶、结石,造成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

(3)以中草酸肾损害为代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其中突出表现是马兜铃酸肾损害。

马兜铃酸存在于中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仙人藤、桑骨风、朱砂莲等药物中。常见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玉露清风丸、八正散、当归四逆散、耳聋丸、清目丸、分清止泻丸、导赤散、通乳丹、排石合剂等。

以上药物中均含有马兜铃酸,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过敏、肾血管增生、管腔狭窄、肾缺血、缺氧,导致肾脏纤维化,肾脏萎缩。如果同时伴有肾小球功能损害,其肾功能会进行性恶化;如果单纯为肾间质损害,不同时伴有肾小球损害,其病情进展相对缓慢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