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专家建议 耳垢莫要随便掏
2015-12-24阅读:994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李永新指出,如果自己掏耳朵,尤其是挖耳勺,往往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质地比较硬,再加上角度不正确、不知深浅,极易刺破薄薄的外耳道皮肤和毛囊,从而导致外耳炎。……

有些人掏耳朵,掏完后觉得轻松了不少。殊不知,自己掏耳垢极易对耳朵造成损伤。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永新对《生命时报》记者说:“耳垢,俗称耳屎,它其实是耳道中的耵聍腺正常的分泌物。”有的呈黄、棕褐色黏性油脂状,我们俗称为“湿耳”;有的与耳道皮肤落屑混合形成干硬块,被称为“干耳”。无论哪种耳垢都有润滑耳道皮肤、沾黏异物、防止水分进入的作用,“所以,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一定要把耳道掏干净才舒服。”

李永新指出,如果自己掏耳朵,尤其是挖耳勺,往往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质地比较硬,再加上角度不正确、不知深浅,极易刺破薄薄的外耳道皮肤和毛囊,从而导致外耳炎。而发炎了的耳道表皮往往会失去自动排除耳垢的能力,致使耳垢越积越多。此外,自己掏耳朵时,还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后部,更不容易排出。

“其实,干性耳垢是可以自行排出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必要掏。而湿性耳垢比较黏,不能自动脱落,建议这些人半年去医院做次检查,如果出现了堵塞现象,并且影响了正常听力,就由医生帮助取出耳垢。”李永新提醒道,当然,有的干性耳垢也会形成硬块,不能脱落,也需要就医。

除此之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姚红兵还特别指出,对孩子而言,应该每3—6个月定期到医院清理耳垢。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