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属
马蹄螺科。
2、产地
生活在热带印度太平洋,经常在珊瑚礁附近。
3、别名
马蹄螺。
4、简介
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马蹄螺科(Trochidae)海生软体动物,矮圆锥形的壳一端平截。虽然分布范围从潮间带到深海,但从赤道到高纬度地区的岩岸浅海中种类最多,大西洋沿岸温带地区常见的有驼峰螺属(Gibbula)、单齿螺属(Monodonta)和丽口螺属(Calliostoma)。太平洋中数量多的有瓦螺属(Tegula)和丽口螺属。热带种类,如马蹄螺属(Trochus)、扭柱螺属(Tectus)、鸟螺属(Cittarium)往往较其他地区的种类大而鲜艳。
多数种类植食性,取食岩石表面的藻类或孢子层。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多数有自由游泳的幼虫。内部均有真珠层。体形最大的种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马蹄螺(Trochus niloticus),过去曾大量捕捞,用其有光泽的真珠层制钮扣。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降血脂、降胆固醇、抗癌、防止动脉硬化。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
经济价值:马蹄螺属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马蹄螺科,是南海的主要海洋经济贝类之一。相比其他的珍珠贝壳,马蹄螺贝壳珍珠层很厚,具有很好的珍珠光泽,目前主要用于装饰。从马蹄螺珍珠层粉中检出多种微量有机物,这些微量有机物的存在对珍珠可能对珍珠层粉的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可供借鉴。
马蹄螺珍珠层粉的酸不溶蛋白质含有18 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所需的8 种必需氨基酸。微量无机元素分析发现马蹄螺珍珠层粉含有Mg、Fe、Zn、Se 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同时也含有 As、Cd、Pb、Hg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在使用时值得注意。
保存6个月内吃完。
好的贝粒形肚胀圆满,色泽浅黄,手感干燥而且有香气,有嫩糯鲜香,略具回甘。
颗粒要完整,无碎片,肉质清晰粗实,咸味轻的好。
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