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热性食品:水痘的治疗宜用清热解毒为主,故食物中属热性的不可服用,这类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蚕豆、蒜苗、韭菜、龙眼肉、荔枝、大枣、粟米等。
忌发之物:水痘与麻疹虽都为发疹性热病,麻疹贵于透解,需用发物。而水痘则宜清热,不可运用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忌油腻之物:水痘患儿常因发热而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况,故忌食油腻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猪排、炸牛排、炸鸡等各种油腻碍胃之品,这类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忌食辛辣之物:水痘与其他热性病一样,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热病更为严重,这类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由于水痘传染性强,故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脱落,时间大约2周左右。
对被患儿飞沫或皮疹污染的空气、被褥、衣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水痘的疱疹一般不会自破,不必涂药。如有破溃,局部可涂2%龙胆紫。如继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因为出水痘很痒,注意避免让小儿用手去抓。如果痒得厉害,可用一些止痒洗剂。
患儿如有发热,应卧床休息。如有高热,可服用退热剂。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患儿,要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精神差、高热不退、嗜睡、皮肤红肿等,要及时就医,因水痘偶可致脑炎等并发症。
对于正在服用激素小儿,如果患水痘或接触了水痘患儿,应减少激素量,同时注射丙种球蛋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增殖,且仅对人有传染性,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传染性强水痘在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水痘具有传染性,所以应及时到小儿感染内科就诊治疗。
大多数水痘患者发生在儿童时期,20岁以后发病者不到2%;故就流行病学上的意义而言,易感者主要指未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儿童。
儿童患水痘后有可能继发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另外,葡萄球菌、链球菌还可经皮疹感染,引起疖、痈、脓皮症,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甚至引起败血症、肺炎、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孕妇在怀孕3~4个月内感染水痘,日后所生婴儿可能患先天性水痘综合症。孕妇在分娩前患水痘时,其所生婴儿得不到母体抗体保护,出生后5~10天内可发生严重水痘。
有些小儿患水痘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颅脊神经节中,不致被血清中抗体清除。成年后,或者当机体免疫状态发生变化时,病毒再度活跃,而引起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