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食油腻煎炸香燥辛热的物品。少吃刺激、海鲜、羊肉等食物。
不要擅自强力挤压或用不洁的针头试图挑开,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汗管瘤(syringoma)为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病损好发于眼睑及颊部,以硬韧的小丘疹为主要表现。很少自行消退,但不恶变。可不治疗。
诊断:
1、睑黄瘤,常见于上睑近内眦处,为黄色丘疹或斑块,常对称分布。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症。
2、扁平疣,主要见于青少年,多发生在面部,但下睑非好发部位,除面部外,也可见于手背,为表面光滑,质硬,粉红、淡黄、浅褐或正常肤色的芝麻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散在或成群分布。一般无症状,偶有疼痛感。可自行消失,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3、疣状痣,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为淡黄色或棕黑色疣状丘疹,表面角化过度,粗糙,多呈线状分布。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基底层黑素增多,但无疣细胞。
4、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多发于头皮,皮损为单个乳头瘤状结节、斑块,表面有渗出、结痂。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不同程度的乳头瘤样增生,并不规则地向真皮内陷形成乳头状囊腔。
5、幼年黑素瘤,皮损为单发的粉红色或红褐色坚实结节,直径1~2cm,表面光滑或疣状隆起,外伤后易出血。
6、硬斑病型基底细胞上皮瘤,皮损为扁平或略凹陷硬化淡黄色斑,光滑,表面有光泽,边缘常不清楚。组织病理完全不同。
7、毛囊瘤,皮损为多发的小圆形坚实丘疹和小结节,面部多见,向中心性分布,少数为单个发丘疹。
8、毛发上皮瘤,好发于鼻唇沟处,丘疹较大,往往呈半球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9、发疹性汗管瘤,应与丘疹性环状肉芽肿和丘疹性梅毒疹鉴别,前者活检呈渐进性坏死,后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皮疹可自行消退。
好发于女性,青春期发病。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是部分影响美容,可长期造成人体精神情志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