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
约90%的患者需采取积极治疗,10%表现为病情缓慢,历经多年无进展,不需立即治疗。治疗包括2个方面,一是支持疗法,二是全身化疗。
1、支持疗法:疾病活动期应多饮水,每天2~3L,保持尿量>1500ml/d,有利于轻链、钙、尿酸的排泄,有高钙血症者应紧急处理,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促进钙的清除,有效的化疗也可降低血清钙的水平,如以上方法无效,可用、骨膦、降钙素及硝酸镓。化疗期间配合用别 嘌醇300mg/d以治疗高尿酸血症。
2、全身化疗:凡属Ⅱ、Ⅲ期或Ⅰ期伴有本周蛋白尿者均需进行化疗。标准的化疗方案是烷化剂氧芬胂(马法兰)加泼尼松(强的松)(MP方案)间歇脉冲式应用,服药4~7天,间歇4~6周。常用剂量如下:氧芬胂(马法兰)8mg/(m2·d);泼尼松(强的松)25mg/(m2·d),剂量应按个体骨髓耐受性调整。
3、维持治疗:干扰素α(IFN-α)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及调节癌基因表达的作用,抑制效应主要针对非周期肿瘤细胞(GO-G1),还可增加NK细胞活性,减少M蛋白生成,减少克隆形成及标记指数,目前最有希望的维持治疗方法是用干扰素α(IFN-α)。
4、其他药物治疗的研究趋势:IL-6是骨髓瘤细胞重要的生长因子。Klein等应用抗IL-6抗体治疗一线药物失败的患者,取得病情暂时稳定,在抗体治疗期间,进入DNA合成的骨髓瘤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虽疗效低微而短暂,然而细胞因子的应用可能是今后治疗本病的基础。
尚不明确。
骨转移并非威胁癌症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治疗,包括针对原发肿瘤的联合化疗、核素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以便从源头上遏止肿瘤的发展。其次,对具有手术指征或是癌症早期的患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能够直接切除骨转移部位的肿瘤,起到消除骨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所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骨转移癌的主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