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乳糖不耐受所引起的渗透性腹泻,要去掉饮食中的乳糖或加用乳糖酶;因吸收不良引起的脂肪泄要避免脂肪摄入。禁食坚硬食物,如火腿、香肠、腌肉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芥末、咖喱等。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饭。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食物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番茄汁、菜汤等。禁酒,忌食肥肉、坚硬及含食物纤维较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2.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定时口服少量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25~30克/d,不适用于肠道有器质性狭窄者)。饮水量应达每日3000ml。
2.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才是根本。因此,止泻补液的同时,切勿忽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应从调理饮食入手;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选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及镇静剂等等。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不能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甚至连牛奶、啤酒、火锅、海鲜都不能吃、不敢吃,一吃就拉肚子。这种人往往自认为对某些食物“过敏”,没有口福。
经常出差、旅游,一到外地就拉肚子。这种人往往认为自己“水土不服”。
工作压力大,一紧张、一到关键时候就想往厕所里跑。这种人往往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无缘无故也会拉肚子,在厕所里一呆就是老半天,往往还拉不出、拉不爽。
慢性腹泻的危害
1、引起贫血
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指甲、手掌、皮肤以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2、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3、引起营养不良
胃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摄入的食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胃肠道消化和分解后,有用的部分被吸收,无用的残渣由粪便排出。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表现。
4、导致维生素缺乏
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出现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间有散在性脱落,产生早秃现象,此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又如,有些人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这是缺乏维生素B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