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过于辣的食物,以后少吸烟,喝酒。
夏季防脱水,运动前后要喝水。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主要表现为口渴,但低渗脱水可不明显。中度脱水时,患者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软弱无力、声音嘶哑、皮肤黏膜干燥、尿量减少、心率增快。重度脱水时,皮肤弹性减低、乏力、思维能力下降、常有精神症状,严重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根据脱水轻重,血压可正常、低血压或休克、肾衰竭。
水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健康成年男性约占体重的60%,女性约占55%,新生儿和婴儿约占77%,老年人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减少,水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更大。人体水分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胃肠消化液、尿液、汗液、渗出液和漏出液也被认为是细胞外液的特殊部分,这些特殊液体的大量丢失均将降低细胞外液的容量。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血液占体重的5%。
治疗:高渗性脱水者应给0.45%NaCl液(半渗液)。
等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患者需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失钠严重者还可补充3%-5%NaCl液。补液时还需注意纠正钾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此外,不论何种脱水,除对症治疗外,病因治疗亦为重要原则。治疗上主要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一般用等渗溶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补液量可按失水量占体重的1%需补充液体1000ml简单计算。也可根据血钠测定数值推算,下列公式可供计算参考:
所需补液量(ml)=4×体重(kg)×(血钠mmol/L-142)应注意补液速度。如系中、重度脱水,可在4-8h内先补充计算补液量的1/2-1/3;剩余的可在24-48h内继续补充。同时应密切观察临床变化,根据补液后的反应来判断补液量是否充足。有条件时可测中心静脉压监护输液速度。
低渗性脱水严重时可出现脑水肿,脑细胞水肿时可出现嗜睡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