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秋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贴秋膘,为什么贴秋膘
2016-09-19阅读:1007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秋天为什么要贴秋膘

“立秋之日凉风至”,作为一个季节类节气,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熬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尤其是吃肉。

赤小豆、井水服,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清朝,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

另外,因为立秋是要庆祝的节日,所以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戴楸叶的习俗,今天在胶东、鲁南一些地区仍有保留。

红烧肉、爆肚冯,解馋之余还养生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选吃肉。

秋天为什么要贴秋膘

这个习俗在北方尤其盛行。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也有这天吃肉或螃蟹肉馅或瓜馅饺子的。

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北京人吃爆肚讲究去东安市场、大栅栏的门框胡同和东四牌楼等地,那儿有着名的爆肚冯、爆肚满等,他们的爆肚制作精细,肚嫩佐料唯美。

二、什么人不适合贴秋膘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去贴“秋膘”,特别是吃肥肉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膘还是可以适当地贴贴。

实热、湿热、痰湿重等三种体质的人,不宜贴秋膘。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就不宜进行秋补,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阳之品,要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平补,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

爱着急、爱生气的人也不适宜“贴秋膘”,因为贴多了会上火,如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所以要调好情绪,或找医生把自己身体调理到一个很好的状态,避免长久气滞血淤、阴虚火旺造成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胃炎、身上长包块等疾病的发生。

三、贴秋膘该注意什么

北方有“贴秋膘”一说,相传清代人们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属于消耗多了。瘦了就需要“补”。“膘”多指牲畜的肥肉,补膘当然就需要吃肉。因此,立秋后,普通百姓家要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要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等。

以前,平常百姓家不能经常吃到鸡鸭鱼肉,人们的体重总体来说偏低,立秋后当然可以改善下生活,贴贴膘。现在几乎天天大鱼大肉,有很多人已经属于超重肥胖。肥胖本身就是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可以适当贴膘。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属于健康范围,可以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范围为18.5~23.9千克/米2,24.0~27.9千克/米2为超重,大于等于28千克/米2为肥胖,小于18.5千克/米2为消瘦。

立秋后天气干燥,饮食要关注以下几点。1.吃些薯类,如山药、芋头等。用薯类适当替代精米白面,可以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病。2.经常吃鱼,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有利于体重保持,秋季的鲢鱼、鲑鱼肉质都非常鲜美。3.秋季干燥,容易“上火”,因此要少吃辛辣、煎炸的食品,保证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