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少儿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妈妈要如何正确调理“疰夏”宝宝
2011-09-13阅读:9273 学员编辑 收藏

宝宝其实是非常的脆弱的,夏季很容易出现疰夏现象,疰夏的发生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夏季多热多湿,暑湿之邪侵入身体会损害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调,全身的气机不畅,不仅产生诸多消化道症状,还给身体带来种种不适。

一到夏天,原本活蹦乱跳的宝宝开始打蔫儿,不爱动也不爱吃饭、脸色发黄、大便也不像往常那么规律了,摸着身上总是热热的,去医院检查又都正常,可把妈妈急坏了。

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疰夏",又称苦夏。每到6、7、8月份,宝宝常容易"中招",一般秋凉后逐渐好转。疰夏,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调护不当,宝宝也容易合并其他疾病。以前为了预防疰夏,上海人每到夏至会有吃茶叶蛋的风俗。不过,宝宝真发生疰夏,光吃茶叶蛋可不管用,妈妈们还得学会几招特别的调理方法,帮助宝宝顺利度夏。

疰夏有来头

宝宝为什么会疰夏呢?疰夏的发生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夏季多热多湿,暑湿之邪侵入身体会损害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调,全身的气机不畅,不仅产生诸多消化道症状,还给身体带来种种不适。小儿疰夏常见两种证型:

◆脾胃虚弱型

表现:无精打采、食欲不振、脸色发黄、大便稀薄、舌苔白腻

这一证型较多见于体质娇弱的宝宝,这样的宝宝到了夏天会表现得更依恋妈妈,不爱自己玩。

◆暑湿困脾型

表现:身上总是很热、不爱动、食欲不振、小便发黄、大便干燥、舌苔黄腻

这一证型既有湿的特点又有热的特点。中医认为湿易困脾,湿邪困脾就会出现神疲倦怠、食欲不振的症状。而热则常常表现为小儿的低热,一般发热在37℃~38℃之间,发热多不规律,也可持续低热,有的宝宝只是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

调理好办法

宝宝疰夏,妈妈可以从健脾益气、清暑祛湿两方面帮忙调理。

★脾胃虚弱型的宝宝

妈妈可以用西洋参、薏米、山药、大米一起煮粥,每天让宝宝喝一些,坚持7~10天。西洋参的补益作用较为平和,补气而不生热;薏米既可以健脾,又可以祛湿止泻;而山药能健脾益胃,助消化。

★暑湿困脾型的宝宝

妈妈可以用荷叶、金银花、扁豆、绿豆、大米煮粥。荷叶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的功效;扁豆可以和中益气;而金银花和绿豆是清解暑热的好食材。如果宝宝无明显发热,可以每天煮食,有助清热消暑。如果宝宝明显发热,妈妈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以防感染性发热。

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用藿香、佩兰、青蒿一起煮水给宝宝喝,这种水代茶饮,芳香化湿、理气袪浊,可以有效改善疰夏症状。如果宝宝症状明显,妈妈还可以给宝宝服用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比如脾虚腹泻明显的宝宝,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恶心、食欲不振、腹部胀满的宝宝,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水等。

预防3要点

要点1:少吃或不吃冷饮

天气热了,宝宝贪食冷饮的馋虫被勾出来,总吵着要吃冰淇淋。表面看来冷饮可以解暑降温,但在强烈的冷刺激下,汗流不出来,内热只会加重,而且过食冷饮会使胃血管收缩,引起胃痛,食欲反而会进一步下降。所以,妈妈一定要帮宝宝把住冷饮入口关。

要点2:注意居室内环境的调节

空调不可开得太冷,居室要经常通风,避免室内湿气太重。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也是预防小儿疰夏的重要一环。

要点3:饮食宜清淡

清淡饮食对于调理宝宝的脾胃,保持肠胃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夏季,宝宝的日常饮食应该少油腻,少吃或不吃羊肉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助热、生痰生湿,多吃蔬菜、水果。妈妈可以给宝宝多吃点酸味食物,如山楂糕、红枣乌梅汤,可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山药、冬瓜、丝瓜、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也可以经常食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