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孕妇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孕妇,孕妇吸二手烟,吸二手烟之害
2017-03-08阅读:939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二、孕妇不能吃的食物
三、怀孕期间不能做什么

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1、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处于烟雾环境的孕妇会出现自身免疫力低下,更易感冒、头痛,甚至患癌症。

由此可见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在孕晚期,吸二手烟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大出血,随时可能会危及母亲和宝宝的生命。

10%婴儿猝死是由于吸二手烟,烟草燃烧时释放出的有害化学物质,多数能透过胎盘去“骚扰”无辜的宝宝。

一氧化碳等有毒的气体,会使母体血氧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胎儿缺氧;烟草中成瘾性的毒品尼古丁,能引起血管狭窄,使血流减慢,这意味着提供给胎儿的营养和氧气将会减少,容易造成婴儿早产。

早产儿易出现呼吸、消化、体温调节等功能障碍,甚至出生不久便死亡。

吸烟孕妇所生的孩子发生出生低体重的几率明显增大,这会引起婴儿早期的健康问题,同时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10%的婴儿猝死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

据资料显示,吸二手烟的孕妇分娩出的婴儿的畸形率明显高于一般人,所生下的子女中,弱智者、患精神病的比率比较高。

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2、什么是二手烟

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环境烟草烟雾,即在室内吸取点燃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方式。其也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全球重大死亡原因。有研究指出,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3、二手烟的有害物质

3.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3.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让吸烟者形成依赖。

3.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3.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等具有放射性的物质,且有致癌性。

3.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3.6、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

孕妇不能吃的食物

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1、生豆类:四季豆、扁豆、红腰豆、白腰豆等豆类,在生鲜或者加热不彻底的情况下会引起中毒。

2、生豆浆:生大豆中含有有毒成分,如果食用未煮熟的豆浆未,可引起食物中毒。

3、木薯:木薯的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如果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可引起中毒,其毒素可导致神经麻痹疾病,甚至会引起永久性瘫痪。

4、发芽马铃薯:马铃薯发芽部位的毒素——龙葵素,比其肉质部分高几十倍至几百倍,一旦误食,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致死。

5、鲜黄花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这种毒素可引起嗓子发干、胃部烧灼感、血尿等中毒症状。食用前需要先将黄花菜煮熟、煮透后过开水烫一下,再烹调食用。

6、青西红柿:青西红柿含有毒物质龙葵素,食用这种还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口腔有苦涩感,吃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怀孕期间不能做什么

孕妇吸二手烟的危害

1、忌射线照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各种放射线能够引起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导致胎儿发生畸形,患白血病、恶性肿瘤或死胎。而且越是早期胚胎,这种危害越严重。因此,孕妇应避免射线照射。

2、忌病毒感染:现今发现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毒有三百多种,其中有十多种病毒能够通过胎盘而危害胎儿,引起胎儿畸形、智力障碍、发育迟缓、早产或死胎。

3、忌滥用药:有许多种常用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致畸作用明确的药物有:反应停、链霉素、奎宁、庆大霉素、先锋霉素、雌激素等。

4、忌烟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焦油等多种有毒物质。孕妇如果吸烟,有毒物质可使子宫及胎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胎儿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和氧气。

5、孕妇不吸烟,丈夫吸烟,使孕妇笼罩在烟雾之中,间接吸烟,胎儿同样受害。丈夫吸烟又毒害自身,使精子质量不高或发生异常,也会造成胎儿异常。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