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宝宝身高除了与遗传、营养、锻炼诸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极有可能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宝宝来说,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身高。
其实新生儿之所以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过了那么久不分昼夜的生活,出生后总得需要些时间来适应白天与夜间的现象,对此,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其实只要过几个礼拜宝宝就不会如此了。如果父母想缩短这个适应过程,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 应该让宝宝将日夜区别清楚
具体方法是,白天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睡,带宝宝出门走走。如果在房里睡的话,不必刻意弄暗室内光线,或降低音量。当宝宝醒来时,逗一逗宝宝,让宝宝兴奋起来,到了夜晚,宝宝累了自然就睡了。
在设法改变宝宝日夜颠倒的毛病时,千万不要抱有让宝宝白天不睡,夜里能安安静静睡个好觉的想法,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其实,即使小宝宝在白天睡得很久也是一件好事,这表示宝宝的睡眠状况良好。改变宝宝日夜颠倒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
小编导读:“什么玩具能让孩子玩得久一点?能PK掉iPad。”在钱报童玩会QQ群中,卡卡妈的问题难倒一片。马上4岁的卡卡眼下iPad这个大手机乐此不疲。
“比起电视机、电脑、手机这些,什么乐高、布书、绘本简直都弱爆了。”作为手握鼠标出生的一代,我们无法避免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但如何尽量减少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是家长们最头疼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低龄化的“毕加索”、“居里夫人”
“我家孩子可以说是‘居里夫人’,一到周末我就犯愁,绞尽脑汁该怎么样引诱她出门。”每周末都尽量给孩子安排不同的“节目”,“我跟她爸都有点近视,不愿意让她看电视。”
虽然很少来,小男生丢丢却对妈妈办公室很熟悉,径直走到妈妈座位上,打开电脑,熟练地进入游戏网页。开学上小学二年级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很羡慕一些同学,暑期父母没给他们报兴趣班,每天在家玩游戏。“到小区公园里玩?没意思。”
“没意思”成了不少小小“毕加索”、“居里夫人”的口头禅。一旦感染“宅病毒”,就会变得不爱户外,好几小时不挪窝。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刚上幼儿园甚至还没入园的小朋友也有此症状。小宅男们一般都喜欢在电脑或iPad、手机上玩游戏,小宅女们则喜欢看连续剧。
在苹果商店的菜单里,针对低龄儿童的应用软件上百种,有报道称,儿童应用现已成为“苹果商店”除了游戏以外的第二大营收项目。针对全国10个城市0~16岁儿童或家长进行调查,形成的《2012年城市儿童快乐指数报告》显示,孩子在平时放学后的自由时间里,超过80%都在看电视、动漫,上网,玩游戏。即便是在周末,郊游、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也不到20%。
拼养不现实,上兴趣班成“度假方式”
很多妈妈跟记者大倒苦水,自家孩子一到暑假就是这样,不爱出去玩,要么看动画片,要么玩手机。“一到暑假孩子原来的生活规律就被完全打乱,本来每天定好上网一个小时,但我白天上班根本管不住。”“孩子跟我振振有词,家里没事情干,奶奶也在看电视。”
一些家长开始努力把自己家的宅童“赶”出家门。钱报童玩会的老粉丝Tina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我们曾尝试过拼养,但不现实。”
Tina说,事先自己还反复斟酌带什么书去跟大家分享,每天的日程表究竟怎么样合适,没过两天,新问题层出不穷。“5岁的儿子来问我,为什么某某家的房子那么大?什么叫有钱?更让我郁闷的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跟大家说,爸爸是老板,只有初中文化,还不是很有钱。”Tina说,几家人关系也多少有点尴尬了。“今年还是把他送到兴趣班,学钢琴,每周有3次课。”Tina说,“度假式的兴趣班,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一种放松。”
去农村找玩伴吧
“没有玩伴,有了玩伴也不知道玩什么。”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小区不大,小孩子不多,碰到一起也还要担心闹脾气打架。“基本都是各玩各的。”
去哪里找玩伴,找乐子?“今年是第三年带孩子来江苏宜兴农村老家过暑假了。”“”云中漫步”的孩子小宝下个月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暑假她照例把孩子送到乡下。小表哥也从镇上回到老家,再加上两个邻居小朋友,小宝乐开了花。“平时每天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无聊得要命,老早就嚷嚷着要去外婆家了。”
“我曾和很多家长一样,发愁孩子的暑假该如何度过,其实农村里有很多孩子学习的东西。让孩子快乐多一些,压力少一些,收获可能会更多,综合能力会更强。”早上就在村里转悠转悠,追追小鸡小鸭,到小溪边用水枪打水仗,中午前把充气游泳池装好水,放到太阳下晒,下午游泳,晚上带上手电筒,一家去看青蛙、蟋蟀,“请朋友们闭上眼睛,安静而又享受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蝈蝈、蛙声、知了、溪流、布谷鸟……这是城市长大的孩子体会不到。”
云中漫步觉得,因为图省事而让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很多饭局上,父母们聊得热火朝天,几个小朋友却人手一只平板电脑,专注地打游戏。”她认为,再忙碌也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陪孩子出门,不仅收获了孩子健康的视力和更宽阔的视野,大人的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一份“宅童”自测表,家有疑似者的,不妨测测。
1、只要在家,除了吃饭几乎都在电脑前,总觉得上网时间不够用。
2、除了电脑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3、玩电脑时,如果因为其他事情被迫中断,会大发脾气。
4、不愿意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包括和父母一起去爷爷奶奶家。
5、不完成作业,逃学到网吧玩。
6、半夜时还爬起来偷偷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