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性葡萄胎与葡萄胎的区别
1.1、完全性葡萄胎
在多数葡萄胎中,胎盘绒毛组织基本上已全部变成葡萄胎组织,这种葡萄胎称为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完全性葡萄胎第一次清宫不必过于追求完全,以致损伤较软的宫壁。可于1周左右,再做第二次刮宫术。年龄在40岁以上,或经产妇子宫长大较速者,应劝告切除子宫,年轻的可考虑保留卵巢。
1.2、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
2、葡萄胎几率是多少
在我国,葡萄胎几率为平均每1000次妊娠0.78次,也就是约1000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个。但是,葡萄胎复发率与葡萄胎次数成正比,也就是,女性1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发生风险不足1/50;2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风险为1/6;3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风险为1/2;患葡萄胎次数越多,复发几率越大。
3、容易怀葡萄胎的三种女性
3.1、曾经罹患葡萄胎
曾今有过这病情的,葡萄胎产生的机率也很大,也容易有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癌。
3.2、营养不佳
营养不佳的女性也是造成怀葡萄胎的一大因素,这种女性比一般妇女更容易得葡萄胎。
3.3、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
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都容易罹患葡萄胎,有些是因为卵子不成熟或者是因为卵子不健康等造成的。
停经多有2~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闭经。
阴道流血为葡萄胎的明显表现,多为间断性,开始量少,以后量渐增多,时出时停,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至葡萄胎自行排出前常可发生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排出的血块中有时可见水泡状物。
子宫异常增大与妊娠月伤不符,子宫软而下段饱满,摸不到胎体,听不到胎心音,病人也无胎动感。
腹痛由于子宫胀大较快,刺激子宫收缩或撑胀子宫所致。
早孕反应较重较早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症状。
贫血与感染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贫血者抵抗力下降,阴道内病菌可乘虚而入造成感染。7、常合并卵巢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
尿妊娠反应阳性。
胎心测定仪检查只能听到子宫血流杂音,而无胎心音。
营养因素,葡萄胎多见于食米国家,因此认为与营养有关,研究发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患者血清中的叶酸活力很低,而胚胎血管形成时期叶酸缺乏,就会影响胸腺嘧啶合成,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及胎盘绒毛中的血管缺乏;饮食中胡萝卜素的消耗低,发生葡萄胎的危险性增加;维生素A缺乏地区的葡萄胎发病率增加;葡萄胎组织中微量元素Zn、Se含量下降。
感染因素,不少作者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未找出真正证据。
内分泌失调,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关,故多见于20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妇女。动物实验证明,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
孕卵缺损,可能与卵子本身发育异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