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经期便血,经期便血症状
2017-01-29阅读:921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经期便血的症状
二、经期便血的预防
三、经期便血的治疗

经期便血的症状

1、经期便血的症状

经行便血最常见的症状类型是胃肠郁热症。形成胃肠郁热的原因,多与平日嗜食辛辣热物,或恣意饮酒,以致热邪久积有关。从经络学说分析,胃与大肠都属于阳明经,而与子宫相联系的冲脉,又隶属于阳明经。因此,当月经将至或已至之时,由于气血下注于子宫,致使冲脉之气亢盛,冲气通过阳明经的通路又引动肠中积热,使得肠中血络被灼伤,因而出现便血。这种征型的临床特点是,便血多发生在经潮前的一两天,而且血量较多,血色深红。由于血失于后阴,从而导致经量的减少,经色紫红,质粘稠。同时还伴有面颊潮红、口干咽燥、便干淡黄,以及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等。

经期便血症状

2、经期便血是什么

经期便血是指,每逢月经来潮前或值经期,有的女性就会出现有便血的症状,但是月经过后便血也逐渐停止,每月如此,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就称为经行便血。也称差经或错经。这种症状可见于西医所说的内膜异位症。如果素有痔疾或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经期也可能偶有便血情况,但非每月必见,不具有周期性,因而不属于便血的范畴。

3、经期便血的原因

子宫发育不良、内膜少、位置不正或畸形等病变,都是造成错经的原因。这是因为,子宫病变导致了卵巢功能障碍,而卵巢功能是受下丘脑及脑垂体统帅的,如果卵巢功能障碍,势必引起行经错乱;阴血不足,加上劳心过度,如多愁善感,忧思过度、情志不遂、焦虑烦躁等导致阴津亏虚;素嗜辛辣炙之物,致热积于内,损伤阴络;脾虚不能统血,肝虚不能藏血,肾虚摄纳无权,胞宫之血错长。看来,错经与情绪、饮食及脾、肝、肾的疾病有关。

经期便血的预防经期便血症状

1、注意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洁外阴,不宜盆浴,尽量用淋浴,以防感染。勤换卫生巾,一般2小时换一次。内裤和毛巾用开水烫洗,最好是置于太阳下晒干;

2、注意保暖:温水洗澡,少喝冷水,少吃冷饮,少碰冷水;

3、注意休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特别是经期,睡眠一定要充足,多卧床休息;减少运动:经期可小幅度运动,最好是不要剧烈运动;

4、注意饮食: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忌酒;保持心情舒畅:经期可用听音乐的方法缓解紧张的情绪。

经期便血的治疗经期便血症状

胃肠郁热证的治疗宜采用清肠泻热、凉血止血的原则,可选用槐花散方加减。方中针对胃肠郁热的主因,以槐花为主药清热凉血,合黄连清胃肠之热,二药相伍共奏正本清源之功。再以丹皮、侧柏炭凉血止血,炒荆芥疏风清热,三药相合可加强止血之力。

阴虚血热证治疗则用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法,可选用大补阴丸方加减。方中的生地、白芍、沙参滋阴益肾兼能柔肝;丹皮、知母、槐花、地榆清血中伏热并能止血。脾失统摄证治疗宜采用健脾益气、温阳止血之法,可选用黄土汤加减。

方中的灶心土也叫伏龙肝,功能温阳健脾,配合黄芪、白术具有补中益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脾胃强健,自能统摄血行。阿胶、地黄补血养血,并能止血,从而改善因失血而引起的血虚。同时佐用黄芩,以防止灶心土、黄芪的辛燥太过,损伤阴液。至于炙甘草,与白术、黄芪配合可健脾气,与阿胶、地黄相伍可补阴血。全方刚柔并济,配伍周到,是一首治疗脾不统血而便血的专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