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为何年轻人更危险?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症状库 >> 症状问答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心肌梗死:为何年轻人更危险?
2016-06-22阅读:958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同样是心肌梗死,为什么青壮年反而比老年人更“脆弱”呢?年轻人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的“突袭”呢?请听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博裳为我们做的解答。……

许博裳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硕士,主任医师,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十余篇。 擅长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瓣膜病、心肌病论文发表 :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十余篇 科研成果: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许博裳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硕士,主任医师,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十余篇。 擅长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瓣膜病、心肌病论文发表 :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十余篇 科研成果: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心肌梗死,大家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也会“光顾”年轻人!在我国,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不信,请看这个鲜明的例子:

心梗:老人PK青年,谁更危险?

在某医院心内科的一间病房中,住着一位65岁的老人熊大伯和一位32岁的年轻人小张,他们是因为同一个病住院的,那就是“心肌梗死”。

据悉,入院前5小时,熊大伯由于搬了一件重物,就突然发生左胸疼痛,胸闷,伴大汗淋漓,发热,因为老人曾发生过心绞痛,所以家里备有硝酸甘油,他以为这次又是心绞痛发作,就按老办法来,但含服后却没有效果,于是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经诊断后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后老人病情很快缓解。

而同样是心肌梗死,32岁的小张却差点没命!入院前,小张在加班,加到晚上快9点的时候他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出汗、头晕、胸闷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谁知过后胸闷得更加厉害,全身大汗淋漓,恶心……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倒在了办公桌上,人事不省。好在周围还有几个同事也在加班,他们发现小张晕倒,马上拨打了120将他带到附近的医院。经过医护人员一番紧张的抢救后,小张的一条命终于被挽回来了!医生说,如果再晚点儿送医院,病人就没命了!事后,小张心有余悸地说,自己的命是被同事和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同样是心肌梗死,为什么青壮年反而比老年人更“脆弱”呢?年轻人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的“突袭”呢?请听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博裳为我们做的解答。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许主任告诉笔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心理压力增大使现代中青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生产趋向于机械化和信息化,体力劳动大量减少。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