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子宫壁薄,子宫壁薄原因
2018-04-06阅读:1014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二、子宫壁薄怎么治疗
三、子宫内膜薄的饮食宜忌

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1、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女性子宫壁薄的原因有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之分,其中全身因素主要为内分泌不正常,比如雌激素低、缺乏孕激素、排卵障碍以及缺乏生长激素;而局部因素为子宫受损、粘连等。子宫壁薄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内分泌严重失调,子宫壁是构成哺乳类的子宫内壁,会影响雌激素及孕激素,也会因为月经周期而变化。雌激素可使得子宫变大,孕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变化,产生蜕膜能力。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失衡,导致子宫内膜紊乱,内膜变薄。

人工流产。子宫壁的基底层是子宫内膜脱落后再生的重要环节了。如果,女性多次药流或人流的话,易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到损,再生功能降低,甚至会不能再生了,导致内膜过薄。

子宫发育畸形也是子宫壁薄的原因,但常常被人忽略。在临床上,很多病人的子宫造影不是倒梨形,甚至可能变成了细长条,先天性畸形会使得子宫内膜薄,而且很难治疗。

2、子宫壁薄有哪些类型

肾虚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未孕育的女性,一般初潮的时间较迟或初潮时经量过少,第二性征出现较迟,月经后雌激素分泌不足。常见的症状有行经期短、月经量少、经血颜色淡红,兼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跟痛等症状。

血虚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三十至四十岁的女性,多因脾虚以及胃口不好、营养失调、过度减肥、过度劳累、久病等原因所致,这种情况下的子宫内膜薄易导致月经退出,造成子宫内膜增殖障碍。常见的症状有月经量少、经血色淡,一至二天即净或点滴即止,还会出现小腹闷痛、头晕眼花、心悸、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唇舌色淡、皮肤不润等症状。

血瘀型子宫内膜薄

多见于产后恶露排不干净、有妇科手术或流产手术史的女性。由于手术原因,瘀血滞留在子宫内,造成子宫内膜粘连,血行不畅,导致月经量少、经血色紫黑有块,还有会出现小腹刺痛的症状。

3、子宫内膜多厚正常

一般情况下,正常厚度为一至十毫米,但它会跟随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产生增殖和脱落的现象,所以它的厚度随时期不同而相应改变。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在月经结束后开始增生,在月经前1天达到最大值,而后功能层和组织血液一起流出,这个过程便是月经来潮。

来潮过程中,随着时期的不同,厚度也各不相同。医生建议,女性在生理期结束的3日后可去医院做阴道B超检查,通过结果了解到内膜的厚度为多少、是否有异常情况,一般来说,超过八毫米即为异常。厚度太大,则易引起痛经,且会妨碍受精卵的顺利着床;厚度太薄,则会使月经量变少,严重的会影响正常排卵。当检查结果显示厚度异常时,应当立即进行对应的治疗,以免影响生育。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子宫壁薄怎么治疗

1、西药疗法:单纯内分泌因素造成的子宫内膜薄,临床上可以用激素调整,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薄的症状,然而激素的危害很大,长期使用会导致器官衰竭,免疫能力急剧下降等。

2、手术疗法:手术疗法一般适用于由内膜粘连和损伤引起的子宫内膜薄,只能在宫腹腔镜下进行冷器械处理后,再做防粘连处理,严重的还要进行内膜移植。子宫壁薄是什么导致的

3、传统中医法:子宫内膜薄在中医理论中是多属于肾虚、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不能濡养,冲任失调。可以通过中药治疗,补气养血、益肾健脾,使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但传统中药一般见效较慢。

子宫内膜薄的饮食宜忌

子宫内膜薄女性在饮食上要以豆类、谷类、薯类为主,肥厚油腻,易于滞瘀,少食为好。干果不忌,可随时食用。养生行血,核桃温阳,大枣、桂圆益气养血,更为适用。家禽家畜、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

田螺、蛤蚌、蟹、鳖偏凉食,宜少食。过于肥厚之肉品忌食。子宫内膜薄食疗在蔬菜之中,油菜、海带、黄瓜、荠菜、苋菜、茄子、韭白、丝瓜、冬瓜、竹笋、莲藕都属凉性,在月经前后少食为好,不可生食。水果多为生食,子宫内膜薄患者经前后也宜避免。

上一篇:养护头发,头发 下一篇:打胎痛吗,打胎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