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运动养生 >> 中华武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2014-07-17阅读:9805 学员编辑 收藏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一般可以分为进攻类手法、防守类手法、连消带打类手法、以及组合的手法,下面是对于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希望可以加深大家对于南少林五祖拳的认识。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五祖拳的特点:朴实无华、刚健雄猛、结构严谨、攻防兼备、舒展大方、手法善变灵活,利於实战和自卫防身。在用法上,要求内静外猛,所谓:守之如处子,动之似猛虎,以速御迟,以虚击实,刚来柔克,柔来刚制,声东击西,远则长攻,近以短打,出手连绵不绝,配合身法和步法,连消带打,这些都是临阵应敌实用之拳法。

手分三节力,上节沉肩,中节吞吐,尾节如龙戏水。出手吐气,收手吸气,以气催力,摇肩骏胛,欲发先收,发力有声(即内劲),如三战之插掌(吞肩坐节)。吞肩者,是指将掌运力插出自然伸展。坐节者,就是将腕关节向手背自然屈起。比如向前切掌推出,在没有前推时,掌心微呈窝形,蓄如不张,这时是虚掌,在逐渐舒展由虚而实到达终点,掌指自然屈起向下坐,掌根微含劲向前凸出,使由腰脊而发的劲力通过沉肩,坠肘,坐腕,凸掌而贯穿到掌指,这时是实掌,吞肩坐节,实际上是将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掌指,使之连成一气。

足分三节力,上节活胯,中节固膝,尾节支撑全身,不失重心,阴根提起,阳根降落,两腿宜夹,膝眼展开,五趾收起,脚心吸落,力从足底生,落地生根。气力之运行,由脚而腿,由腿而腰,由腰而肩,由肩而肘,由肘而腕,由腕而指,使五肢之力,贯通全身关节筋骨活动。舍大椎以通中气,兜前足而固膀胱,两肩坠而心胸守,牙关起,如鸡啼,头顶天平硬正,骸下地闾直坠,魁星嘴,狮子鼻等,皆练功要诀。

身法:是练身腰变动灵敏。腰是全身运动及身法变化的关键。俗语说:“练武不练腰,终究艺不高。”“气沉丹田腰中发”,腰为发劲之源,故腰一定要灵活。在技击上:当敌拳击来时,迅速变动身法,步法加以回击,起着胜负的重要因素,莫不有赖於身腰。身法者:起要正,翻身便於顾后,侧身便於顾左右。斜身多用於闪躲敌人。转身是身法中的过渡动作。是以练三战时,要求身正腰直,卸肩坐肘,含胸拔背。身直灵活,刚合柔,柔蓄刚,刚柔相济,是皆五祖拳的身法指要。

拳者,拳为武艺之源,护身之道,击打之魁。拳握半阴半阳(名为虎拳)。在技击上:拳出松而疾,收时快如风,中时准而狠,左右似穿梭,防守似铁墙,拳能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武林中有南拳北腿之称。树由根基起,力由足底生,耳能听风,眼光四射,静如处子,动似脱兔,是皆五祖拳之要诀。五祖拳法攻守适宜,其行拳时,势踏战马,不丁不八,前足力承受体重四分,后足力承受六分,称为四六步。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一.进攻类手法

1. 撞拳 相当于长拳的冲拳。握拳从肋际直线性击出打击对方,力集于拳面。前手“撞”一般外快拳击打对方胸、脸部;后手“撞”一般为重拳击打对方,以撞拳击打对方腹部称为“虎拳”。撞拳可作组合攻击,本门称为“连环拳”,一般为左右拳连击出三拳,攻击力较强,实战中亦可击四拳、五拳组合

2. 鞭拳 相当于长拳的劈拳,握拳,位于肩上或肩前、拳心朝前,拳锋朝后;拳挥出作圆弧性或弧线性攻击,力点在拳锋,击打部位在对方的天灵盖和脸部。圆弧下落时应加速加劲

3. 点拳 微屈臂,以凤眼拳(握拳时食指第二骨关节凸出)从腰际或肋际挥出,在身体侧向作由下至上的弧线性攻击、力点食指第二骨关节。攻击部位是对方的太阳穴或脸颊

4. 双撞拳 即双手同时冲拳。两手握拳,从肋际直线性击出,力点在拳锋。击打部位为对方的双肋、腰部两侧

5. 双竖拳 本门也称“弹拳”,双手体前屈臂,双拳置于胸前,右拳上左拳下,拳锋朝前并上下对齐,朝体前中线使劲弹出。弹出是双臂不得伸直以保持弹性。力点在前锋,击打对象为对方攻袭过来的脚、腿、膝以及对方的胸部、颏部。亦可双手握拳从两肋前从体前中线弹出,动作结束是右拳上左拳下,拳锋朝前并上下对齐

6. 插掌 以掌指尖作直线性攻击,虎口朝上,力点位于指尖。大拇指紧扣掌面,其余四指可合拢亦可稍分开。攻击的部位为对方的肋部,咽喉部眼部等

7. 切掌 己之掌位于肋边,指尖朝前掌心朝上,向前稍内侧地方作直线行攻击,力点在掌根,攻击的部位是对方的肋部与腰部。一般配于弓箭步步型,整个动作类似于长拳的推掌

8. 摇掌 己之仰掌位于肋际残腰际击出,朝前方作由下而上的弧线性攻击。动作完成时臂已直。力点在掌指。攻击的部位是对方的阴部。此掌称作撩阴掌

9. 清横打掌 己仰掌位于同向肩上,身体朝动作掌方向微侧,挥掌、直臂做横向发劲的侧面攻击,身体朝发劲的方向扭转以助发劲,动作结束时掌心仍朝天,力点在掌根。攻击部位为对方颈部或太阳穴

10. 挡掌 己仰掌位于肋际,朝前击出作直线性攻击,触敌时掌根猛朝前上旋,动作结束时直臂,掌心朝前。力点在掌根,攻击部位为对方的肋部、颏部、鼻子等

11. 劈切掌 亦叫“破切掌”右掌立于右肩上,掌心朝内指尖朝天,朝前劈出,做圆弧状正面攻击动作,力点在掌根,攻击部位为对方的颈部。同时,左掌仰位于左肋际,向前稍内侧的地方推出作直线性攻击,力点在掌根,攻击部位为对方的肋部

12. 啄指 己一手屈臂于胸前,食、中指伸直朝前,其余三指屈,手猛击出,作直线性攻击,力点在指尖,攻击部位为对方的双眼。此动作应做的富有弹性,触敌时直臂,瞬间自动弹回为屈臂。

13. 打节 相当于长拳的撞肘。在己体侧屈肘,猛向发动方向转身(头部不转正视对方)。以肘由下至上,由外侧至内侧做横向攻击,力点在肘尖,攻击部位为对方的肘、胸、脸及对方攻过来的手脚等。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二、防守类手法

1、掀拳——屈臂握拳以肩为轴发劲,前臂由下(胸前)至上(脸前)作弧线型成斜线型防守,力点位于臂外侧,桡骨近手腕处,动作结束时拳眼朝向体侧。防守作用为将对方攻袭过来的上肢格击到体侧,以达到防守的目的。

2、摃拳——屈臂握拳,拳位于肩上或肩前,拳心朝上,拳眼朝向身体内侧,前臂向体前斜下方由上至下,斜线型(略带弧线)防守。前臂下击时略下旋,力点位于前臂尺骨(内侧)一侧近手腕处。动作结束时力点斜朝下,拳眼斜朝上。防守作用为将对方攻袭过来的拳脚砸开砸痛,发劲时可微侧转身体以增强劲力。

3、盖拳——屈臂握拳,拳眼朝上,前臂由自己体前中线处作往下往外再往上的弧线型防守,力点位于前臂尺骨一侧内侧近手腕处,动作结束时仍屈臂,前臂微上翘,拳成俯状。防守作用为将对方攻袭过来的脚捞送至体侧,使其失去进攻威力并造成对方重心不稳。

4、擒掌——屈臂于胸前,掌虎口稍开,掌指伸直,前臂由胸前击出,往身体中线前,往上再往体侧做弧线型防守,前臂运动时,力点在前臂桡骨侧近手腕处,触敌后力点变为在整个手掌(含掌指)。防守作用为先在胸前格开对方攻袭过来的手肢,然后在体侧擒住对方前臂近手腕处,手掌使劲,五个掌指握住对方后扣入对方前臂内侧软骨处,使对方难以挣脱。整个运动过程为屈臂。

5、开掌——屈臂握拳横于胸前,肘部朝向体侧甩前臂由体内侧至外侧作稍朝下的斜线性防守动作,动作过程中拳化为掌,动作结束时已直臂,掌心朝地。力点在前臂尺骨一侧近于手腕处和掌根。防守作用为将对方中盘攻击我方的手、脚击至身体外侧下方,使其失去效用。

6、挑掌——屈臂,前臂由胸前出发由下至上由内至侧作弧线或斜线型防守,力点在前臂桡骨一侧近手腕处,和开掌、擒掌等一样,动作结束时停留于肩前,仍屈臂。防守作用在于将对方中盘进攻我的手击至我身体外侧上方,使其失去效用。

7、挑肩掌——身体侧转,脸部朝前,叠大小臂于肋际,往肩前高度上作平面圆弧防守动作,做动作时手臂前伸,但不伸直,动作结束后仍屈臂。力点为掌心和前臂尺骨一侧近手腕处,防守作用为用掌心推击迫近的对方肩部,或用前臂格击对方攻击我上盘的手,此手法一般为我背靠墙难以撤退、往左右两边防守时用,所以一般配以前移的步法。

8、背马削掌——我身体前移时,近敌的手屈臂朝后下方(臂部方向)甩击做斜线型防守动作,力点在前臂尺骨一侧。动作结束时前臂直臂后击至脚跟上方,防止膝弯,大腿受对方袭击。本手法是在侧面或背面下盘突遭对方攻袭来不及转身时使用的防守动作,可横向也可纵向做。

9、钗掌——屈前臂握拳横于胸前,肘部朝向体侧,拳化俯掌沿己另一臂朝前下方做直臂推击动作,力点在掌根。动作结束时掌心朝地。防守作用为己一臂被对方擒住时,迅即以另一臂做此动作以解腕,双掌虽说是防守动作,若用来推击对方咽喉部,其实也是很有威力的进攻性手法。

10、蹄掌——手屈臂握拳于肋际或腰际,拳化掌迅即往下直臂弹击,力点在掌根,掌心朝向自己,背朝向体前。防守作用为下击对方对我进行下盘进攻时的脚面,将其弹开使其失去效用。

11、双离掌——双掌于胸腹前俯掌,稍前交叉即分别往右肩上方外侧与左膝外侧同时做向上与向下两个弧线型防守动作,动作结束时右掌高与耳平,掌心朝地,掌指朝右,仍屈臂;左掌亦掌心朝地,掌指朝左,臂微屈。力点在两前臂尺骨一侧近手腕处和掌根。

防守作用是击开对方同时攻向我太阳穴(或脸、颈部)与腰、胯部的手脚,此动作亦可反过来,即左掌击于上,右掌下击于胯旁。

12、龙天爪掌——双掌于腹前俯掌稍交叉后分别往右肩上与左胯旁同时做防守动作:右掌往右肩上猛拉,左掌往左胯旁猛按。动作结束时右掌成仰掌、叠臂,肘尖向下;左掌仍为俯掌,掌指朝前,右手直臂。

右掌力点位于桡骨外侧近手腕处和手腕骨外侧一带,防守作用为向上弹击开对方攻袭过来的手;左掌力点在掌心,防守作用在于将对方踢往我身体中盘的脚按击体侧,使其失去效用。

五祖拳的防守类手法尚有按掌、扣掌、脱掌、压掌、盖指、除掌、双挑掌、双掼拳、双掀拳、双扣掌、双擒掌、双盖拳、白鹤展翅掌、双坠拳等,称得上是丰富多彩。其中有一类动作意在迅速摆脱对方对我身体或肢体的控制,为反攻制造条件,脱掌、展翅掌、双坠拳等,在贴身战中作用极大,应引起练者高度重视。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三、连消带打类手法

连消带打指的是守与攻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先防守消掉对方攻击力后立即顺势转入进攻、中间没有停顿的技法。这种技法在五祖拳中较多,手法、脚法皆有,而以手法为多,其中尤以双手技法最多,单手的连消带打技法确实少见。

1、摽插——屈臂仰拳于肋际,拳化俯掌走下弧线往前下方直臂猛插,力点位于掌指尖,指尖朝下,掌心朝后。攻防作用在于对方的攻击手攻我中盘时,我之掌前插对方前臂下方,在我前臂背面手腕处上顶化掉对方攻击力,并迅即继续朝前向对方小腹部猛插。

2、啄指—一此法在前边进攻类手法中介绍过。使用中前击时手走弧线(由中往外侧),便可先化解对方攻击手,继而速往前啄攻敌眼,成为连消带打类手法。

3、吞吐掌——双掌屈臂于胸腹前,对方右手攻击我身体中上盘时,我稍右转身,右手往上往右侧画弧触击敌手,将其压至外门稍低处,形成敌背我正的局面;左手随动,继而速将我身转正,双掌往前下方猛推出对方腰部两侧。动作结束时,我两掌心正对对方腰部两侧。力点在我两掌根。与其他动作不同的是本手法做防守动作时须凹腹用鼻吸气,推出对方腰部时由丹田发动吐气出喉,发出“哈”的吐气声以助力助威。

4、扣摇掌——对方左手攻击我身体中下盘时,我握拳屈臂横于右肋际或胸腹前,往下往左猛击对方左手桡骨外侧,将其扣击至外门,右手速做摇掌动作猛击对方阴部,反之视情况做右扣左摇动作亦可。

5、双批掌——对方以右手攻我身体中上盘,我之双掌由体前中处挑掌至右肩前外侧(左掌仰置于右前臂内侧中间部位),身体随双挑掌稍右转,将对方之右手格击至外门;继而双掌相叠(左掌俯右掌仰,相距10厘米左右)朝左前击打对方的胸喉部,力点在双掌根。同时左脚配合右手往右猛踢对方小腿近脚踝处,做往右双批掌亦可。

6、点笔拳——对方一手攻击我身体中上盘时,我左手握拳屈臂横于胸前,往前上提后猛压击敌手,化解对方攻击之力,力点在左前臂尺骨一侧。在左手发劲的同时,右手屈臂握凤眼拳食指(第二节骨节突出)于贴胸处(拳眼朝上),往上成弧线沿左前臂桡骨上侧穿出攻击对方下巴,力点在食指第二骨节。

7、挲鞭——对方左手攻击我身体上盘时,我左掌于我脸前将敌手往左拨击或抓住敌手,右手于右肩上做鞭拳猛砸击对方脸部。视情况做右挲左鞭动作亦可。

8、抱盘梭——对方以右手攻击我中上盘时,我以右掌于右胸前擒压住对方右手手腕,猛往下压,同时,我左掌以仰掌往上猛击对方右手肘关节处,形成反关节运动,击断敌手。

连消带打类手法在五祖拳中较具特色,数量也不算少,属于这一类的手法还有擒摇掌、扣打掌、短扣掌、双摽掌、双串拳、牵手梭、阴藤梭、青龙搅水掌等。要特别指出的是五祖拳的“梭”类手法,尽是双手技法,又尽是反关节动作,善于以柔破刚,杀伤力很强,值得五祖拳实战爱好者认真加以研究演练。

闪打 指的是对方攻击我时,我以身法躲开对方攻击,迅即反攻杀伤对方。五祖拳闪打类手法不多。但这类手法因实战价值较大,所以专门作一类提出来。

1、相随拳——对方右手攻击我身体中上盘,我左右脚相随左横跨一步闪开对方攻击,不停迅即右左脚相随往前跨一步,右手握拳(仰拳)于腹胸前,猛击向对方右侧腹肋部,动作结束时仍为仰拳,力点位于拳锋;右手做动作时右手随行,动作结束时左手仰拳紧贴于右前臂尺骨一侧中间部位。

2、贯中拳——对方以拳攻击我头部时,我往左向侧转身体;同时上身往左前移以避开对方攻击;同时右拳直臂猛前击出,拳背朝上,力点在拳面,击打部位为对方下巴、脸部。

3、玉狮脱鞋——对方猛攻我身体中上盘时,我忽然下蹲,一膝跪地闪避对方攻击,不停即伸右掌擒住对方重心脚脚踝往外侧猛拉;同时,伸左掌以掌根为力点猛开掌击打对方重心腿膝关节外侧,形成合力击倒对方。

五祖拳闪打类手法动作还有贯中插掌、落地折笋等。

南少林五祖拳手法介绍

四、手法组合动作

凡注重实战的五祖拳习练者都知道,五祖拳之用于技击散打,在于单个技术动作与组合技术动作的灵活运用。上文介绍了几类五祖拳手法,以单个动作为主。要使五祖拳的实际运用具有更大的威力,还应该挑选一批适合于自己进行锻炼的五祖拳组合动作练熟练好。

组合动作是沟通拳术套路与散打技击术的桥梁。当代散打术在很大程度上倚重组合动作。为了击破传统拳术是“花拳绣腿”“不实用”等非议,五祖拳习练者必须具有关于本门拳术组合动作的意识,并由此走向实战。应该说明的是,由于五祖拳术包含有许多肘法、掌法等当代散打运动所不容的技法,所以五祖拳术的实战应该摆脱运动护具的束缚,成为徒手、无护具的技击散打运动。

至于五祖拳如何适应当前散打运动规则,则应另行专门研究。鉴于篇幅关系这里仅列出部分实战性较强的组合手法的名称,不再进行解说介绍。

1、闪左右挑拳左右二切拳

2、右掼拳接右掀拳左切掌

3、右上步右打肘接右铁锤沉拳

4、左擒掌右上步抢橹手

5、左啄指左盖掌接左挲掌右鞭拳

6、双臂掌虾蛄弹掌肘反抱牌

7、背马左削掌反左转身右鞭拳

8、左挲右鞭拳上右足梭头档上右足右点拳

9、右扣左摇掌接退右足请横打掌接闪左父子相随拳

10、上右足右打节(肘)反右开掌接左切掌

11、上右足右打节(肘)反右开掌接左切掌

12、闪右左开掌接左擒掌右撞拳

要说明的是,组合动作来源于套路,当然自己新编也可以。五祖拳组合手法数量太多,所以只能挑选若干自己练起来顺手、实用性又强的组合手法动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