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沙
2013-10-23阅读:9301 学员编辑 收藏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ì Shā
【别名】米洋参
【来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
【原形态】
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儿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厘米。根茎短,须根细。茎纤弱,单生,有时分枝。基生叶旋叠状,线状披针形,长约2.5厘米,宽2.5~4毫米;茎生叶互生,与基叶同形,愈上则愈小。花蓝紫色,2~7朵,顶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花被管状,有翅3条,裂片6,外列3片卵状三角形,内列3片,较小;雄蕊3,着生于花被内裂片下方,无花丝,药隔膨大;柱头3裂,囊状。花期冬季。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茅草丛中。分布我国西南部及东部。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润肺。
【附方】治小儿疳积:地沙二钱,地星宿一钱。蒸瘦猪肉或鸡蛋吃。
【摘录】《*辞典》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