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草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脆蛇
2013-10-24阅读:9266 学员编辑 收藏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开宝本草》:金蛇,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身作金黄色,照日有光。生宾、澄州。
2.陈鼎《蛇谱》:脆蛇,产贵州,长尺有二寸,围如钱,嘴尖尾秃,背黑腹自,暗鳞点点可玩。出入往来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径侧,则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稍缓则碎矣,故名曰脆。

【拼音名】Cuì Shé

【英文名】Glass lizard

【别名】金蛇、地鲜、蜴蛇、银蛇、金星地鳝、金星鳝、片蛇、蛇蜥、无脚蜥、碎蛇

【来源】
药材基源: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捕后放入瓦缸中用酒碎死;或放在锅内用微火烘死,以头为中心,盘成圆盘形,用竹签固定,烘干。

【原形态】脆蛇蜥,全长50cm左右,尾长约占3/5以上。背面催色,两侧略偏紫,雄性还有长短不一的翡翠色横斑,腹面黄白色。头被以单枚的前额鳞,额鳞及间顶鳞较大。吻鳞与前额鳞间相隔23枚小鳞 ,眼小,眼径约为吻长的1/3;耳孔小,几乎与鼻孔等大,躯干两侧有纵乐观,纵沟上方的背鳞14-16行,中央8-10行具棱,纵沟以下的腹鳞10行,尾腹面鳞片具鳞,受惊扰时,尾易自截为数段,自断处再生一部分。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草丛中或大石块下,营穴居生活。以蜗牛、蚯蚓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头居中尾在外,盘径6-10cm。背面棕黄色或绿褐色,有光泽,腹面呈黄白色,带有竹签痕迹。腹侧各有1条凹沟。头三角形,尾细长,体轻,质脆。气微腥。

【炮制】去头,切段,焙干用。

【性味】味辛;咸;性平;小毒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大麻风;风湿痛;久痢;疳积;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3-9g;或浸酒。外用:适量,膏涂或研末撒。

【注意】孕妇禁服。无风湿瘀血带滞及孕妇忌用。

【附方】①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研末服。(这四川中药志》)②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xIE。泡酒服。(《四川中药志》)③治久痢:金星鳝(醋炙)、白矾、铅丹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米饮调下,食前。(《圣济总录》金星鳝散)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
2.《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3.《纲目》:疗久痢。
4.《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5.《滇黔记游》:接断骨。
6.《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疬。其骨醋磨,围肿毒。
7.《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饭包草 下一篇:茶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