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草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地牯牛
2013-10-25阅读:9273 学员编辑 收藏
【出处】1.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2.《本草拾遗》:砂挼子,有毒,杀飞禽走兽,合射罔用之。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性好睡,亦呼为睡虫。

【拼音名】Dì Gǔ Niú

【英文名】antlion

【别名】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晴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黄色,触角棒状黑色,柄节黄色。前胸黄色,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黄色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黄色,并有黄色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黄色。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黄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呈圭黄色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性味】味辛;咸;性平;有毒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5.《四川中药志》:治症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蚕砂 下一篇:臭苜蓿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