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哪些情况易被误诊为糖尿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血糖偏高,有有时血糖高点并不是糖尿病,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是由于对糖尿病的了解,易造成糖尿病误诊,造成不必要的烦恼。那么,哪些情况易被误诊为糖尿病呢?一起来看看。
1、应激状态致血糖升高
应激事件和心理应激没有解除而误诊为糖尿病。在生病期间、感染、酒后恢复期、高度心理紧张等特殊情况下,被检测出高血糖。然后被警告可能患有糖尿病。一些患者以后再面对血糖监测时会变得紧张焦虑,从而造成连续出现高血糖。这种情况经常被误诊为糖尿病。当降糖药物长期使用后,人体自主调控血糖的机制受到干扰,而形成事实上的糖尿病。
2、餐后血糖高
餐后时间过长而误诊为糖尿病。餐后超过14小时,身体出现低血糖刺激(轻度刺激有时不被察觉),而后会出现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不应视为糖尿病的高血糖。
因糖类在胃肠道吸收过速,如胃空肠吻合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严重肝病等,进食后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尿糖。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正常,半小时和l小时血糖超过正常,2小时和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除肝病外,静脉注射葡萄糖田量试验正常。
3、少量进食血糖升高
少量进食后误诊为糖尿病。有嗑瓜子、咀嚼口香糖等习惯的人,在血糖监测前的这种行为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是人体在少量进食后引发的血糖波动,这种进食刺激导致的人体能量转换非常强大,不应视为空腹血糖。如果按照空腹血糖诊断指标衡量,就会被误诊为糖尿病。
4、运动后血糖升高
过量运动之后误诊为糖尿病。如果有晨练的习惯,当晨练之后不及时进餐而到医院等待血糖检测,人体会经常出现低血糖刺激后的血糖升高。这也是经常发生的糖尿病误诊。
5、肾性糖尿
大多因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低下,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或由于先天性肾小管细胞功能缺陷,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障碍,肾排糖阈下降,病人血糖虽正常,但尿糖却为阳性。不过其葡萄糖耐量均正常,血胰岛素也正常。一般无“三多一少”症状。肾性糖尿多发生在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少数妇女在妊娠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暂时性肾糖闭低下也可出现糖尿,但须与原发性糖尿病加以鉴别。
6、慢性疾病影响
慢性疾病长期体力活动减少或卧床休息者,会使葡萄糖耐量减低,但空腹血糖一般正常。饥饿及营养不良:者,体内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故也可有葡萄糖耐量降低,偶有糖尿出现。
7、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影响葡萄糖耐量,故应在试验前停药3~7天。甚至一个月以上。升高血糖的药物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生长激素、儿茶酚胶、咖啡因、速尿、胰升血糖素、消炎痛、异烟肼、尼古丁、女性口服避孕药、酚妥拉明、噻嗪类利尿药和苯妥因钠等。降低血糖药物有:他巴唑、心得安、乙醇、水杨酸盐、磺腮类药等。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了哪些情况易被误诊为糖尿病了吧,要准确诊断糖尿病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保证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