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2、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3、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整用药。
4、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5、控制体重。每天计算总热量,不要超标。平衡饮食,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脂肪达25%,碳水化合物占65%左右均可。油类食物以植物油为主,常见的有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等,这些油类能减少血脂的升高。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
6、心理护理:糖尿病的发生同其他疾病一样,有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而社会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紧张、焦虑、情绪激动、心理压力会引起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因此应重视病人的情绪反应,向病人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解释清楚糖尿病饮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教会病人及家属用饮食交换法根据病人的口味配制食谱。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患者的饮食控制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可以稳定病情、巩固治疗、延缓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7、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眼病比如糖尿病眼底出血,是因为阴虚肝热引起。所以要以滋阴清肝热的食品为主,常见的主食有豆类、玉米面、荞麦面;而蔬菜应以绿叶菜为主白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
8、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冠心病 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 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 的胆固醇。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9、饮食少吃多餐,甜的少吃或不吃,保持良好的心态,每天适当的散散步,走走路。 十、“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久了,对人多少有点影响。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血糖即血液内的葡萄糖,是肌体的能源之一。正常成人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FBS):3.6-6.1mmol/L(69-109mg/dl),餐后2小时血糖(20PBS):3.6-7.7mmol/L(65-139mg/dl)。
1、及时防治便秘
便秘比较容易在老年中出现,而老年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的话,是会很容易在便秘的时候出现了血脂升高,从而引发并发症的。此时静脉回流受阻,颅内血管压力会剧增,常常导致脑溢血发生。
2、避免身体着凉
气温骤降出门在外很是猝不及防。而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做好保暖工作,身体着凉是非常危险的事。因此,冬春季节,高血糖患者尤其应该做好避寒保暖工作。
3、良好的心态是治病的良药
人们都知道,生气、着急、惊恐会使血脂突然升高,但往往忽视了过分高兴也是同样会使血脂突然升高。因此,高血糖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气、着急,同时也要防止“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