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常见问题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血糖过高,血糖高的原因
2016-08-08阅读:1004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血糖过高有什么并发症
1. 脑卒中
2. 眼部病变
3. 心血管病变
4. 消化道病变
二、血糖过高的原因
三、为什么血糖高会出现并发症

血糖过高有什么并发症

1、脑卒中

脑血管病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但是糖尿病特别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是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者高4~10倍。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脑血管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性血管病中,主要为多处脑血栓形成,而脑出血相对较少。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的另一个特点是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是由小动脉病变引起,多因脑基底节区深部穿通动脉阻塞所致,脑梗塞后液化,1~3个月后,液化组织吸收,遗留直径0.5~15毫米的空腔。临床表现,常因反复出现的轻度卒中发作而呈现脑皮质萎缩,记忆力和智力降低,较严重的是出现痴呆、偏瘫、运动失调、行动困难等生活不能自理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眼部病变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据国内文献统计,糖尿病人中有视网膜病变者最高达36.6%,40岁以上者为84%,失明者占7%。糖尿病病期超过20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一小球样的物体飘浮;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医学上称为视野)较以前明显缩小;夜晚视力明显不如以前;看书读报时,视力较以前减退,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最后导致失明。

血糖过高有什么并发症

其次,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机会较普通人多,也比普通人发生年龄早,病情也较普通人重。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加重了晶状体混浊的速度。白内障的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阅读或做针线活时感觉眼睛非常吃力,甚至无法做下去;总感觉眼前有一层雾,总想揉揉眼会看得更清楚,但又没有多大帮助;瞳孔(俗称黑眼珠)颜色由黑色变为灰色,严重者失明。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青光眼,导致眼压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而眼屈光改变,老视出现也比非糖尿病者出现早;眼肌麻痹是另外一个并发症,常表现为患者眼球活动障碍以及视物成双;还可能有视神经的病变,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

3、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在血糖水平尚未达到可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时,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已经增加了。

4、消化道病变

由于胃肠道植物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胃瘫痪(胃的正向蠕动减少,医学上称胃轻瘫)、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并且这些症状改善较困难,往往长期存在,逐渐加重。

血糖过高的原因

目前认为高血糖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种机制有关:

1、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

2、外周组织包括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

3、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和肠道影响血糖控制激素,导致其异常。

血糖过高有什么并发症

4、肾脏过度地回吸收糖。

5、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异常。

为什么血糖高会出现并发症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人体的胰腺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临床医学常用的方法:服用格列齐特,格列苯脲等药物来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目的。由于胰腺本身已受伤,再加上药物的刺激,胰腺最后很难再分泌胰岛素。这就造成人体的血糖居高不下,这时就会出现并发症,如:眼睛模糊,全身瘙痒,小腿浮肿以及酮酸中毒等症状。

2、胰岛素相对不足型,人体的胰腺分泌胰岛素是正常的,人体内产生了胰岛素抗体,胰岛素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临床医学常用的方法:服用二甲双胍,在胃部和小肠阻断糖分被人体吸收,营养成分进入细胞需要糖分的参与,才能进入细胞内。没有足够的糖分参与,身体就得不到营养,体重就会下降消瘦,严重的会造成冠心病,脑部坏死,肾衰竭等症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