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常见问题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糖耐量试验,糖耐量结果,判定标准
2016-09-21阅读:9882 学员编辑 收藏

糖耐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是什么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89-6.11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虽高于正常,但小于7.0毫摩/升,还不能戴糖尿病帽子,此时应作糖耐量试验。如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介于7.8-11毫摩/升,表明机体处理糖耐量能力减低。也称为糖耐量低减。因此,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前奏曲。也就是说,从一个正常人发展到糖尿病必然要经过糖耐量低减这个阶段,为“糖尿病前期”。

1、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常用口服的糖耐量试验,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座标,绘制糖耐量曲线,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进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是什么

2、糖耐量试验及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常用的糖耐量试验及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2.1、空腹静脉血浆血糖≥5.1mmol/L。

2.2、口服葡萄糖75克,1小时后≥10.0mmol/L。

2.3、2小时≥8.5mmol/L。

2.4、3小时≥8.0mmol/L。其中两项高就考虑糖尿病。

2.5、正常范围:

空腹3.9-6.1毫摩/升(7O-110毫克/分升);

60分钟6.7-9.5毫摩/升(120-170毫克/分升);

120分钟≤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

180分钟3.9-6.1毫摩/升(70-110毫克/分升)。

3、转归

糖耐量低减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不容易引起警惕,只是在偶然的体检中发现血糖异常。一般来说,糖耐量低减患者的转归有3 种情况:第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第二种是保持糖耐量低减状态,第三种是恢复正常血糖。糖耐量低减的患者如果不进行干预,顺其发展,每年约有5-10%将步入糖尿病患者的行列,随访5-10年,累积有1/3到2/3的糖耐量低减向糖尿病转化。

3.1、低减转归

糖耐量低减者的转归可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一种是保持不变,还有一种是恢复正常。根据临床观察,糖耐量低减的人如果任其不管,每年会有5%—15%的人转变为糖尿病,所以这类人群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又可称为糖尿病前期。但如果对这类人群在生活方式上作适当的干预,如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则会降低约50%的糖尿病发病率。由于糖耐量低减的人往往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所以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对减肥、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也有益处。

3.2、干预措施

预防糖耐量低减人群进展为糖尿病,减少并发症,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为此我们提出阶梯式治疗步骤。

饮食指导和运动疗法。首先要按照患者的理想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天所需的总热量进而制定相应的膳食,总热量的50-60%应来自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取量,鼓励多进食植物纤维;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糖耐量低减者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打球、跳健身舞、爬楼梯、登山、游泳、骑自行车等。各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0~60 分钟。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特别是腹型肥胖更要注意减肥,争取使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达标。

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如果血糖未能达标,可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相关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卡博平等)、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等)。

对于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应该使用相应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依贝沙坦等)降压治疗以及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等)或他丁类(如辛伐他丁、普伐他丁等)药物调脂治疗等。

(四)糖耐量低减患者应每年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定期查血糖,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

总之,糖耐量低减的危害性需要引起警惕,对其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可以使之更多的逆转为正常血糖,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糖尿病

1、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

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 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2、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

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3、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这很经济!

4、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3000万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