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分裂症会不会记忆力下降?
智力尚保持良好,但有的随着病情发展,于后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有智力减退和人格改变。
病人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双眼发直,外界刺激难以引起其表情变化等。敏感多疑无端怀疑别人都在议论、讥笑、讽刺、陷害自己,无故紧张、恐惧,情绪易变,暴躁易怒。自知力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在病前病后的改变,缺乏正确的认识能力,拒绝看病、吃药。对医生、护士、家属等持敌对态度,将大家对他的关心,当成对他的攻击和迫害。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
2.1、类神经衰弱状态
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虽有诸多不适但无痛苦体验且又不主动就医。
2.2、情绪反常无故发笑
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不理发,不刮脸,衣服已穿得很脏而病人自己还认为很干净。病人的情感反常,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使他突然暴怒,他对于一件很大的事,却无动于衷。
2.3、意志减退
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学习成绩下降,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3、精神分裂症注意事项有哪些?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还有就是意志、行为和对社会功能的障碍,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后续治疗除了继续用适当的抗精神的药物,还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治理,这是不可忽视的。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是非常令人同情的,对于此类患者可进行行为疗法,同时行为疗法是比较有效的,可以适当的去鼓励他们,调到患者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丰富他们精神世界,活跃他们的情绪。
1、遗传因素
根据临床资料调查,本病患者的家族中同病者为一般居民的数倍,且血缘越近。患病率越高。单卵双生儿的同病率为40%—50%,比双卵双生儿高4—5倍。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子女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寄养子女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牛的子女从小寄养出去,与正常母亲所生子女生活于相同的环境中,成年后的发病率也高于对照组,同时反社会型人格、神经症性障碍的患病率也较高。
2、大脑结构异常
近年来脑结构成像研究发现,约1/4的分裂症患者在cT及MRI造影检查中,发现有轻皮的脑萎缩现象,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皮质萎缩等。最近研究发现,脑室扩大以前额角最明显,腑脏体有明显的发育异常。
3、神经生化异常
近年来研究表明,某些中枢递质在调节和保持正常的精神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多巴肢(DA)功能亢进假说:酚晓嗓类等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与其阻断中枢DA受体的功能有关。
1、改变性格
患者得病后,性格往往会发生某些改变,表现出诸多异常,是最明显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爱发脾气,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
2、神经精神危害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类似于神经疾病的症状,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都是常见的精神病的危害的表现。
3、影响家庭
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