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安神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的沟通
2017-07-16阅读:972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二、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
三、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1、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1.1、耐心──患者的康复需要时间。患者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进步是微小的,家属要有耐心去等待,期望值不要过高。每个患者恢复的速度也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病程发展规律。

1.2、冷静──与患者相处时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不快,家庭气氛有时可能会变得紧张和烦闷,但一定要缓和这种局面,创造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1.3、给予他们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家庭成员须懂得给予患者独处和自娱的重要性,也须在需要的时候陪伴他们,并且提供给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但是也要学会拒绝患者过分和不必要的要求。

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1.4、忽略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事实──别介意一些既定事实,尤其是患者的症状,如听到"声音"、言语不切实际、社会性退缩和淡漠。但是不要忽视病情复发或出现暴力行为的"信号症状",此时应立即寻求帮助。

1.5、简单化──讲话要清晰、平和、简洁和中肯,必要时要重复所说的话,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信息传递过程有障碍。

2、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末定型分裂症;根据所处疾病的病期和预后分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3.1、早发现,早治疗。

3.2、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3、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

3.4、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考虑症状、副反应、个体耐受性,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

3.5、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

3.6、患者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

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

1、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宜饮酒。酒精增加谷氨酸能,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惹起氧化应激,产生自在基,惹起神经氧化损伤。肉体团结症患者不宜吸烟。吸烟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加躯体代谢,后者增加自在基程度,自在基惹起神经元脂质过氧化,毁坏神经元,抑止神经递质传导。忌辛辣及刺激性饮食,禁茶、咖啡等。

2、精神分裂症的饮食应留意烹调办法,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

3、精神分裂症必要时给鼻饲流食,如奶类、豆浆、稀饭、果汁、菜汁等。并在床头备好适量饭菜,以备无人在场时,起床食用。

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4、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控制高热量饮食。肉体团结症患者习气于高热量饮食。安徽专家指出随意摄入热量比限制摄入热量增加了脑细胞的氧化损伤,损伤学习和记忆,加上肉体团结症病人倾向不锻炼,故易感瘦削、高血压和糖尿病,即便不服抗肉体病药也是如此,故肉体团结症患者宜控制高热量摄入。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1、拒绝就医:

疾病早期和发作期,患者对本身的疾病毫无认识,往往拒绝就医,即使家人勉强将其带至医院,大多也不愿意接近医生,不愿意诉述自身的感觉,都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诊病更不需要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此时如果家人给以迁就,往往会使疾病拖延治疗,拖延过久不治,会反复发作或逐步发展为慢性。

2、精神衰退:

到了疾病的晚期则逐渐变为精神衰退,此时病者变成整日无所事事的徘徊或独坐一隅,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不与亲人来往,学习 工作上毫无要求也没有什么打算,甚至连生活上必需要的吃饭、喝水、个人卫生等均需别人照料。

精神分裂症如何沟通

3、牵连家庭:

除了患者本人健康受到了很大损失以外,还给家属及单位的同志带来了精力上及经济上的负担,精神上带来了痛苦。所以该 疾病一当发现即应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的迁延与复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