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过年习俗
2016-12-31阅读:9308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1. 压岁钱的来历
2. 压岁钱的意义
3. 压岁钱应该给多少
二、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三、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压岁钱

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1、压岁钱的来历

传说很早以前,有种叫“祟”的小妖怪,除夕深夜出来,喜欢用手摸睡得正香的孩子头,孩子往往被吓得哭起来。到了第二天,不是头疼发高热,就是变成呆子,弄得民间有小孩的人家不敢睡觉,灯点到天亮,叫做“守祟”。

有户人家夫妇俩,五十多岁才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八仙路过此地,算到这家孩子有难。八仙于是变成八枚铜钱,守在小孩身边。孩子入睡后,夫妇俩用红纸把铜钱一包,放在孩子枕头旁边,并吹灭灯上了床。

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半夜,“祟”出来,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一道道闪闪金光,吓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了左邻右舍。以后家家效仿,逐渐就演变为“压岁钱”。

2、压岁钱的意义

传统的年俗给压岁钱是希望能镇恶驱邪。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袭,所以要用压岁钱来帮助压祟,“岁”与“祟”谐音,希望得到压岁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年。

自从压岁钱变成了真正的货币之后,压岁钱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压岁钱“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的“一本万利”、“财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励志”作用应运而生。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也是最为常见的,即由长辈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3、压岁钱应该给多少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给的压岁钱也逐渐提高了,也有的长辈由于过于溺爱晚辈,也会将压岁钱提高,甚至有人将压岁钱当作人情,认为给太少则拿不出手,因此会准备大的压岁钱红包。

其实,压岁钱给多少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说,给亲戚朋友的孩子的话,几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经济水平较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来给。

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压岁钱代表的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而现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质已经逐渐淡化,不应该让孩子以拿到“更多压岁钱”来作为目标,而应该让他们学会理财、认识压岁钱的美好寓意。

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1、压岁钱传说一

传说古时候每到年三十的时候就有野兽趁着大人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觉的习俗,但是有一次一个母亲把一枚铜钱装 在红色的袋子里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结果发现野兽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从此以后每到年三十大人都会给小孩或者晚辈压岁钱。那个“岁”据说就是野兽的名称——红包的由来。

2、压岁钱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炮竹驱赶“年”,用食品安 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压岁钱

1、家长不妨带孩子一起去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单独设立一个银行账户。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帮助其树立理财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从而有益于孩子成年后的家庭理财。

2、在提出建议并且在孩子接受的前提下,把其中一部分钱作为孩子的学费。

3、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导他们制定消费计划、记录开支情况,培养良好的消费管理习惯。

4、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用压岁钱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比如捐助灾区、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

5、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组织一次旅游,以孩子想去的地方为目的地,孩子用压岁钱作为自己旅游的费用。这样孩子既拥有使用压岁钱的主动性,又能收获到消费的精神价值和充实感。

6、制定家庭“小管家”计划。孩子对于家庭事务其实有着强烈的担当意向,只是常常被家长的不信任和过度保护所打击。“小管家”计划即让孩子“做主”,家长和孩子指定的一个星期,从孩子的压岁钱里划定一定的数额范围,让孩子负责全家的基本生活支出和采买。让孩子完全“做主”,家长不干涉只建议。此种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担当的快乐,也可以让孩子知道“柴米油盐贵”,生活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7、引导孩子使用自留压岁钱自行购买学习文具、课外读物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