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净慧法师:佛教在很多方面借鉴了道教的思想
2016-05-03阅读:931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在楼观台复修落成庆典后,一个不同寻常的镜头悄然出现,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法师走到老子像前,用佛教的……

在楼观台复修落成庆典后,一个不同寻常的镜头悄然出现,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法师走到老子像前,用佛教的礼仪恭敬地参拜着老子像。而净慧法师对老子的参拜,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

早在50年前,净慧法师的师父就对《道德经》作过注解,因此净慧法师很早就开始接触《道德经》,并因为师父的重视而对《道德经》产生了极大兴趣。从那时起,净慧法师对《道德经》所表达的理念就有了很深的理解。

净慧法师:佛教在很多方面借鉴了道教的思想

净慧法师说,他很早就学习过《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阐述哲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智慧宝典,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关于《道德经》与佛教的关系,净慧法师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从信仰上来说佛教是一种信仰,从文化上来说佛教也是一种文化,它既是信仰的传播,也是文化的移植。佛教文化从印度移植到中国,很多概念根本没法表达,只能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佛教的某些思想,这就要从儒释道三家借鉴很多东西。佛教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道教的思想。

净慧法师解释说,《道德经》中的“道”有本体、方法的含义;佛教也用“道”,“佛成道”中的“道”也就是本体的意思,“修道”中的“道”则是方法、法门的意思。这些都借用了道家现成的表述方式。

净慧法师认为,禅宗在中国的兴起,更多地借鉴了老庄思想。他举例说,南北朝时有一位傅大士,他是一位佛教徒,但通达儒释道三家。他有一首诗写道:“有悟先天地,无形本寂寥。人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在这首诗中,他既是在讲道,也是在讲佛心,是在借道教思想表述佛教本体的意思。《道德经》中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与禅宗三祖《信心铭》的第一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的意思是相通的。此外,达摩祖师和禅宗的三祖、四祖、五祖、六祖都曾借鉴道教思想。中国的禅宗就是有了道家思想作基础,在特殊的土壤中产生的特殊佛教宗派。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