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浙江,过年
2017-01-31阅读:9294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浙江人过年吃什么
二、浙江过年的习俗
三、过年的传说

浙江人过年吃什么

1、浙江过年吃什么

新鲜的阉鸡,年夜饭的时候,做成白切鸡;没吃完的,就泡在钵头里,做成虾油鸡。

老杭州的年夜饭,要从腊月二十三请灶神、腊月二十九请菩萨说起。请灶神、请菩萨,老底子(江浙一带方言,“过去”的意思)杭州人的八仙桌上,供放的是活鱼、条肉、阉鸡、年糕和水果。活鱼一般是四五斤重的包头鱼,眼睛用红纸贴住,为的是让活鱼能安安静静地呆在盘子里;条肉是四四方方一大块;阉鸡全身其他部位的毛是去掉的,只留一簇尾毛高高翘起,象征着这只鸡是“活”的;年糕是糖年糕,用糖来煎或是在蒸好的年糕上洒上白糖。

到了年三十,年夜饭的菜,多与这些请菩萨的供品有关,包头鱼做鱼圆、鱼块;条肉的“功用”最广,黄豆烧肉、蛋焐肉、鲞烧肉、黄花菜木耳烧肉、腊笋烧肉地烧好放着,吃的时候,打一碗热一下,或是直接吃那厚厚的冻。

此外,肉还剁成肉泥,精肉斩成肉丝,肉泥用来做肉圆、蛋饺,精肉丝煸熟,豆腐干切丝,放在盘中。

浙江人过年吃什么

2、过年是什么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农历的正月初一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

3、过年的来历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

浙江过年的习俗

浙江人过年吃什么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过年的传说

浙江人过年吃什么

守岁,就是指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夕”。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夕”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夕”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上一篇:南方除夕,除夕 下一篇:过年,贴春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