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峨眉山道教的往事与遗迹
2016-05-24阅读:964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众所周知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但它也是道教名山的往事鲜为人知。从传布的历史来考察,道教传入峨眉山早于佛教。不过,……

众所周知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但它也是道教名山的往事鲜为人知。从传布的历史来考察,道教传入峨眉山早于佛教。不过,现在峨眉山已成为佛教的一统天下,很难查找到有关峨眉山道教的资料了。我们只能从道教典籍中寻觅到一鳞半爪的记载,管窥其大略情况。

两汉魏晋:峨眉山道教初传

东汉顺帝汉安年间(公元142—143年),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担任过江州(今重庆)令,善以符水为人治病的张陵,在今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也称鹄鸣山)创建了五斗米道,奉老子李耳为教祖,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为主要经典,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其主要宗教活动是诵习《道德经》、有罪悔过、符水治病、用章表与鬼神为誓约等。当时,张陵以鹤鸣山为中心设立上、中、下品二十四治(教区)及四品别治。其中尚无峨眉治。据《道藏源流》记载,张陵曾撰有《峨眉山神异记》,介绍了峨眉山的仙道行踪。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因此,我们无法确切考证当时峨眉山道教的情况。

汉献帝时,张陵之孙,被尊奉为天师道系师的张鲁任汉中刺史二十余年(约公元190—215年),并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据张天师十三世孙南朝梁武王府参军张辨撰写的《天师治仪》记载,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张鲁另立八品游治。其中第一治即为峨眉山,第二治是青城山。可见在东汉末年,峨眉山已经是天师道划定的一个教区。至于其时山上道教组织是一种什么形式,我们现在无法得知。

对于晋以前的峨眉山道教的活动情况,很难从当时的文献中进行考稽,仅有一些神仙传说可供我们参考。比如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的史通平、瞿武等人在峨眉山乘龙升仙;东晋干宝《搜神记》中记载的羌人葛由骑木羊上峨眉山成仙;北齐《魏书·释老志》记载的老子(天皇真人,也写作天真皇人)到峨眉山向轩辕黄帝授道等。但这些毕竟不是现实生活中宗教团体的组织活动。

清《峨眉山志》载有西晋道士乾明来峨眉山修建了一座乾明观,并说它与青城山清都观(又名洞天观、真武宫,今称祖师殿)是四川境内较早的两座道观。这一记载不知所据为何,但它说明至迟在两晋年间峨眉山已经有记入文献的道教宫观。

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担任过吴兴太守的葛洪撰写了《抱朴子》一书。这在道教思想教义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抱朴子·内篇·金丹篇》曰:“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可精思合作仙药者,有……青城山、峨眉山、绥山(二峨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告诉我们,峨眉山和二峨山一直以来都是道教修炼的重要场所。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