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江南土墩墓博物馆
2016-01-22阅读:942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位于镇江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达623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展示土墩墓文化的……

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位于镇江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达623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展示土墩墓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说:“土墩墓,是江南地区商周时期独有的文化遗存,离开土墩墓,中国南方的青铜时代将是一片空白……”

土墩墓始于西周前期,盛行于西周后期和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逐渐消失。它是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存,与同期的吴越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特点是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夏商周时期,在中原文化区之外,存在着以土墩墓为葬俗的特殊文化群体,虽然后来周人统治了江南地区,周文化已经对江南地区有了很大影响,但是江南地区的土著文化仍占主流。土墩墓这种代表着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特有的土著葬俗文化,被楚国竖穴土坑木椁墓所取代。从丧葬习俗的传承来看,茅山地区还保留部分吴国土墩墓丧葬特点等。

镇江是土墩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除在丹徒至大港沿江和丹阳平原地区有少量分布外,绝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山地,重点是在茅山山脉两麓。2005年,由南京博物院主持的句容、金坛土墩墓大型考古发掘,先后调查发现土墩墓46座,其中被高速公路建设彻底破坏6座,实际发掘土墩40座。共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坑229个,丧葬建筑14座,出土文物3800多件,这次发掘发现,土墩墓集中分布在茅山周边(公元前的勾吴古国地域),确认了一墩一墓与一墩多墓现象并存,首次发现了一墩多墓的向心结构布局,土墩墓存在堆土掩埋与坚穴土坑的墓葬和葬具独木船棺、多样的墓葬建筑、墓地界域以及土墩墓的营造过程,显示江南土墩墓独有的特色,不仅丰富了江南土墩墓的内涵,而且在深入研究青铜时代江南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埋葬方式、祭祀习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所有资料都指向,茅山就是泰伯、仲雍奔吴之地。

博物馆内的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大厅中央观景台陈列着“一墩多墓”的复原土墩墓,这是按照1∶1比例将已经完成发掘的句容市天王镇寨花头2号墓原样复原的。墓中所有墓葬头向均朝向中心墓葬,土墩其他层位的墓葬也显示同样的向心结构,仿佛被中心墓葬所吸引,显示了中心墓葬墓主人对于周围墓葬墓主人强大的吸引力和权威性。这种结构与当时中原地区截然不同,仅见于青铜时代的江南地区。

一楼展厅通过复原土墩墓地层的立面,展示了土墩墓营造时的各个层位的关系。展厅地面上雕刻的是土墩墓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数个南方省市的分布地域图,标识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尤以宁镇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基本上是以茅山山脉为密集中心,向四周扩散。

整个展厅围绕土墩墓文化的发展演变,展出了大量近几十年来土墩墓考古出土的几何印文硬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文物。同时,通过大量图片及文字说明展示了“泰伯奔吴”和一墩一墓、一墩多墓结构以及专家考古发掘现场场景、土墩墓营造过程场景等,记录了2500多年前中华文化多重因素、多元结构、多样内涵的特殊文化遗存,也是见证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文化遗产。

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土墩墓,感受到茅山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国家5A级景区的茅山,荟萃着道教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像刻在岁月门楣上的花朵,生动着整个江南。(句容市道教协会:杨莹)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