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节气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怎么剪窗花,剪窗花
2017-02-10阅读:9252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怎么剪窗花
1. 剪窗花要注意镂空透亮
2. 窗花的构图应和窗格协调
3. 剪窗花的工具选购事项
二、剪窗花的来历
1. 剪窗花的历史发展
2. 窗花的内容变化
三、 剪窗花的意义有哪些
1. 寄托美好心愿和表达喜庆平和
2. 窗花的社会价值

怎么剪窗花

1、 剪窗花要注意镂空透亮

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每逢过年,巧手的女人就会挥舞着剪刀,在红纸上作画,那时候有功底的女子不需要画图样,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而现在的剪纸,也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品,还可以在剪纸中获得乐趣。

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由于适应一般的窗格,和避免影响照明,其尺寸都不太大,且要注意镂空透亮。

2、窗花的构图应和窗格协调

如窗格是方的,就不宜用过于细长的剪纸,这并不等于说,窗花外形和窗格要一样,当然一样也可以,如果完全一样,那就呆板了。

怎么剪窗花

3、剪窗花的工具选购事项

一般民间单色剪纸喜用大红色纸,套色剪纸的主稿部分用黑色或深色纸,套色部分用彩色纸,染色剪纸用白色生宣纸。普通剪纸的纸张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蜡光纸,这种纸光亮有色泽,较薄,折叠、镂空都比较容易,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普通的色彩纸、杂志纸等都可以使用,只需根据不同的纹样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纸张,使得剪刻出来的纹样更富有艺术性。

剪窗花的来历

1、剪窗花的历史发展

中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战国时期出现使用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的,都与剪纸如出一辙,它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这也就是后来春节剪窗花的由来。

怎么剪窗花

2、 窗花的内容变化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汉族传统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汉族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中国汉族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中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怎么剪窗花

剪窗花的意义有哪些

1、寄托美好心愿和表达喜庆平和

在传统年节或某种特殊场合中表现出来的剪纸多为祈求实现愿望,寄托美好心愿和表达喜庆平和。如,春节期间每家每户的贴窗花是为了增加喜庆热闹气氛,窗花剪纸无论题材还是剪刻技艺都具代表性。常见的题材有吉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表现家禽辟邪五毒神道仙子、花卉瓶饰等与春节有关的内容。有些艺人剪窗花生肖常与草结合以体现动物的各自特征,十二生肖的剪纸,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感情,如猴的机灵好动、猪的憨厚、虎似猫般的亲切可爱。

2、窗花的社会价值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