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孩子健康 自我保护不可少
2015-10-20阅读:970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最近在网上常看到很多有关小孩受到伤害的事件,这些事让我们在为孩子们的安全担心的同时,也让我们深……

最近在网上常看到很多有关小孩受到伤害的事件,这些事让我们在为孩子们的安全担心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反思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减少孩子的意外伤害,总结一些孩子的保护方法,我感觉到要标本兼治,外界保护与自我保护,两者缺一不可,我更倾向与孩子自我保护更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般呵护,不如自护。为此,我们就孩子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孩子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没有事先估计到或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对孩子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1、孩子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

孩子由于年龄小,体质和体能发展不理想,在活动时往往把握不好平衡,身体重心不稳,动作不协调,反应慢,不灵活,相撞时躲闪能力差,加之成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分替代,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 会,甚至剥夺了孩子实践、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因此,意外伤害事件就很难避免。

2、孩子不良行为造成的伤害

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忽视孩子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有些孩子任性、执拗,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在游戏和户外活动时,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兴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这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正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隐患。

3、孩子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伤害

我国传统的儿童保教观是保护、养育,儿童在成人的全方位保护下成长起来,他们在意外事故中,表现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从而导致了意外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

二、如何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孩子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学校的具体做法有:

1、创造良好环境,增强孩子体能。

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体弱、受保护过度的孩子,在活动中经常磕磕碰碰,而平时活泼好动、身体健壮的孩子意外受伤率却很低。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由于体弱孩子不爱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所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那些活泼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反应快,遇到情况能采取紧急措施,因此受意外伤害较少。由此可见,增强孩子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要做以下工作:

(1)、消灭不安全因素

在校区环境改造中,我们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创设了便于孩子锻炼的各种环境设施。我们对现有的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对大型玩具进行全面检修,认真检查每一颗螺丝,做到防患于未燃,将意外伤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2)、创设良好锻炼环境

我们利用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小型场地,增设了废旧轮胎和老师自己制造的吊球、拉力器、攀登架等,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如孩子在玩轮胎过程中,知道了一手扶着一手在后面推就滚稳了,而且越玩越灵活,并且知道轮胎要倒时赶快躲开身子、跳到一边就不会压着脚。这些器械既丰富了孩子的活动内容,又锻炼了孩子的体能。

(3)、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孩子体能

我们除对孩子进行体育训练外,还注意开展各种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以增强孩子的体能。如:春天带领孩子去郊游,通过远足活动对孩子进行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冬季运动会组织孩子进行达标项目比赛,自觉加强了平时的排球、跳绳、投掷、翻滚等项目的练习,兴趣很浓,达标率也有所提高。

孩子在空气新鲜、日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能力,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思维变得更活跃,这些都为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养成良好行为,形成自护习惯。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

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自动了的条件反射。孩子期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护习惯。

(1)、良好行为的养成,能使孩子躲避伤害

例如,孩子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孩子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孩子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学校应相互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孩子理解、记忆。我们还开展了《我会穿衣服》《马路上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不怕》等主题活动,使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2)、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自护习惯

孩子的自我中心特点极为突出,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也是使孩子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孩子懂得游戏规则,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孩子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如,设置问题的方法。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手拉手走路,有时甚至三个人一起拉手走,这是比较危险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护动作,而容易导致头部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孩子不手拉手走,并请孩子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孩子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孩子学会积极的防御。

3、学习自护常识,培养自护能力。

意外的自护常识是人们在历经灾难后,对灾难原由的规律性认识及所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灾害中,孩子往往受害最大。那些恶性的犯罪活动,如绑架、拐骗等黑手往往最先伸向孩子。所以,向孩子普及意外自护常识是形势所迫。意外伤害是偶然发生的它又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孩子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

(1)、孩子学习自护常识,有利于自护能力的提高

我们就将自护常识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如认识夏季时,我们告诉孩子如何避免雷击的伤害;认识电时,教给孩子正确的使用电器的方法;把各种信号、标志、符号,编进故事中讲给孩子听,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护常识,提高应变和自护能力。

(2)、教育孩子敢于求助,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

孩子体力小,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险情时身心难以应付,所以求助是孩子自护的最好方法。许多孩子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就惊恐失措,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又因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孩子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往往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所以教师和家长传授孩子求助的技能要从敢字入手,教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平时要求孩子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请别人帮什么等。在电话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利用电话求助是获得帮助的有效办法。我们要求中班以上的孩子学会拨通自己家及父母工作单位的电话,并且知道110、119、12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

(3)、通过直觉体验、情景类推,培养孩子的自护能力

孩子有受伤的体验,对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当见到别的小朋友摔伤跌破时,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他人身上。这种直觉体验有助于孩子理解自护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在情景中对孩子进行随机的自护教育。我们还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让孩子讨论学习自护方法,以弥补随机教育的不足。如创设着火了怎么办,躲在哪里最安全等情景活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增加孩子的自护经验。我们还开展一些自护实验,如怎样灭火、怎样防地震、娃娃流血了怎么办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自护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和老师持之以恒,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自我保护。

三、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1、 在家里的自我保护。

(1)、着火

火柴/打火机不能点着玩儿。用炉火或煤气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具体方法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热饭、烧水要及时去看,怕忘记最好上闹钟。家里应预备一些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诉孩子,一旦发现火情,用正确方法灭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告诉孩子哪些是贵重物品,发生火灾时先搬出屋外。

(2)、跑水

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用坚硬的东西砸水管子,以防破裂。告诉孩子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

(3)、 煤气

炉火、液化气和管道煤气使用不当或管道泄漏教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惨剧发生,必须高度警惕。要教给孩子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特别要教给孩子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一个人在家感到不舒服,赶快开门开窗,检查炉火、煤气灶有什么问题。及时请邻居帮助查看,给家长打电话。

(4)、防盗

孩子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如果有人叫门,不能轻易开门,先问清是谁。是陌生从或仅仅似曾相识的人,不能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实在对不起,父母不在,请您晚上再来,有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若来人借口非要进来不可,也不能开门,可以这样说:我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请他马上回来,麻烦您在外边等一会儿。看看来人的反应,居心不良的人会离开,如果来人强行进入,则应大声呼救。

2、 在外边的自我保护。

(1)、 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抢行,不闯红灯,不骑快车,不与同学比赛,不拉手搭肩,不骑车带人,经常检查车闸灵不灵。要以实际事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2)、 教育孩子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要按教师要求,做好准备活动,进行单杠、双杠、高低杠等运动,一定要有人保护,不能单独做有危险的动作。游泳时量力而行,不要逞强,学会游泳再进深水。跳水要有人指导,不能盲目胡来。

(3)、 教育孩子在劳动中注意安全。有些劳动使用各种工具,最易出事故。教育孩子听清指导者的说明,按操作要领干活,不可蛮干。有些化学制品会有毒性,不能乱动。许多劳动现场,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听众指挥,按要求去做。

(4)、 教育孩子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如走僻静之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

(5)、 教育孩子如在外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

3、 教孩子识破骗术。

(1)、 有的骗子诱惑孩子赌博,有的以赊账方式卖给孩子吃的东西和玩具,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有的向孩子出售摇头丸、迷幻药等毒品。

(2)、拐卖儿童的不法分子,他们常常在孩子单独行动时,以带小朋友去玩或请小朋友带路为借口、以精美画片、玩具和食品为由、以带小朋友找爸爸妈妈或者以受父母之托接孩子回家为借口诱骗,甚至以武力麻醉手段强行劫持。

(3)、家长要教孩子记家中的电话号码和怎么样打电话,写信等等,以备孩子丢失后孩子能配合派出所寻找父母或亲人;家长要告诉孩子有困难找警察,记住求救电话110;告诫孩子千万不能要陌生人送的小礼物或食物,不要跟陌生人走。假如陌生人要强行带你走,一定要大叫,并告诉过往的人,你不认识他;教育孩子,上学、放学要与住在附近的同学一起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