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夏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2015-05-12阅读:9714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身体出汗的症状吧。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手心脚心出汗多

平时手心容易出汗,脚汗、腋窝汗也出得厉害。《伤寒明理论》指出,“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如果伴有口干、牙龈肿痛,可服用清胃热的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如果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此外,也有一些外用的方法,比如用白矾或者葛根煎汤泡脚,或者用黄芪防风煎汤来洗手,时间久了,也会有所改善。

头面部出汗多

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头顶出汗,宜滋肾清肺,可用麦冬等泡水喝﹔适当吃一点百合粳米粥,可以润肺止汗。每当吃饭时,就头汗淋漓,身体发热,这种要以泻胃火为主,并注意不要吃得太过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清淡饮食。也有人是因为湿气太重,额头部位爱出汗,平时要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如薏米、山药、地瓜、冬瓜。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如何擦汗最科学

白天动一动就大汗

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多食用山药、豆浆、牛羊肉、扁豆、栗子、核桃仁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推荐一款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猪瘦肉10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虚不固之自汗。

半夜出汗多

这种情况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盗汗”。这些人常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两颊潮红、口咽干燥等特点,多为肾阴虚而肝火旺所致。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注意劳逸结合。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另外,低血糖、甲亢、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引起多汗,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何擦汗最科学

不该擦——你的体温还不能马上降下来,外部环境温度也没有太大变化时,不宜立即擦汗。

体表的汗可以帮助皮肤降低体温,如果马上擦除,反而不利于体表散热,机体还需要继续出汗,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汗液来实现。在高温的条件下人体产热增加时,汗腺就会分泌出大量汗液,这些汗液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可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因此,如果出汗后立即擦掉,就不能发挥其蒸发散热的作用。同时由于热量没有散发,汗腺还会继续分泌汗液,体内的盐分、维生素等也会随之消耗掉,对健康不利。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如何擦汗最科学

夏日适度地出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出汗,也会伤害身体。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为伤津的关键。津伤后,出现口渴引饮、唇干口燥等症。如果不及时补充体液及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谢限度就耗伤元气,可出现身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

如果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多汗,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和鞋袜,穿吸汗透气性好的衣物,以便汗液及时蒸发,减少汗液在体表的停留。另外还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饮用咖啡、茶等热饮,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多汗的重要塬因。

该擦——如果身体皮肤出汗后,你进入空调房,最好是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除汗湿,也不宜用冷水或冷毛巾擦,并避开冷风直吹,以免感了寒湿。

皮肤受到冷的刺激,毛孔会紧闭,毛细血管也会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此时人体会产生闷热的感觉。若用温热水,皮肤表面受到热的刺激,毛孔可迅速张开,毛细血管随之扩张,热量就会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人体很快就会感到凉爽舒适。当身体出汗后,注意不要用湿冷毛巾擦皮肤和冷水淋浴,而需要用热毛巾擦去汗湿,休息片刻,让汗孔慢慢收缩后,再进冷气室,或洗热水澡。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如何擦汗最科学

夏天常常听到人们说,腰酸背疼,湿重困身,也是由于长期汗出,快速进入空调房内,骤然被风吹夹寒带湿所引起的,也是中医讲的“六淫”中风、寒、湿等邪气所引起的不适。所以,夏天汗出太多,注意及时补充体液,根据身体内外温度平衡,适时用热毛巾或干毛巾擦除汗湿,切记不可因一时贪凉,而伤了自身健康。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尤其是老年朋友,夏季常常有出虚汗的症状,此时更要警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