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泽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
(2021-01-30)
“对穴”是指两个穴位配伍,寓有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一气一血等相辅之意。下文提及祛风止痒的几组“对穴”,欢迎大家分享补充!肩髃一曲池,治风热瘾疹(类似荨麻疹)【单穴功用】两穴均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肩髃以散经络之邪为主;曲池以泻脏腑(肺与大肠)之邪为要。二穴合而用之,有珠联璧合、通经接..
(2021-01-28)
发源于先天之本肾,通过三焦输布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转,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什么是原穴?是元气在五脏六腑腧注、经过、留止的腧穴,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十二条正经在腕关节或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原穴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这种功能不仅原穴有,很多穴位,也具有这种双相调节..
(2021-01-25)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疼痛时,总是习惯性的去打针吃药。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天然的“止痛开关”,可以帮我们止住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的疼痛。 一、落枕脖子疼吹空调或者开窗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脖子受了寒,第二天起来脖子就会落枕,脖子僵硬疼痛,疼痛难忍,不能扭头、低头。开关在哪:后溪穴,掐按..
(2021-01-20)
中医不是慢郎中,这些穴位一分钟治病。一分钟止咳用大拇指的指关节压角孙穴一分钟,咳嗽立止。一分钟止喘用力按压太阳穴,一分钟可以止喘。 如果效果不佳,再按压鱼际穴、太渊穴,各一分钟喘即止。一分钟降血压取太阳穴上一指,再后一指的地方,用力按压此点一分钟,血压明显下降,若不降,再顺时针方..
(2021-01-20)
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拍打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使人体阴阳平衡。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2021-01-16)
很多人平时不注意,结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来抱佛脚。其实,我们身体上的穴位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大药库。当我们出现咽喉不适、肠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穴位来补身体,缓解不适,安全有用,能让我们尽享健康。消炎护嗓药照海穴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慢性咽炎的人,消..
(2021-01-12)
穴位就是药—人体经络是个大药库。我整理了一部分,总的思路是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其实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序穴位名称类似中药功效1足三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2021-01-05)
坐骨神经来源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走形1 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梨状肌下孔)穿出,抵达臀部2 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在..
(2021-01-02)
不论你是要施针、艾灸,还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实现的,因此必须学会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穴位怎么找一般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指寸法和经验取穴法等。下面来分别介绍:1、经验取穴法(即简易取穴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取穴法,此法简便易行,如直立垂手,中指..
(2021-01-02)
很多人总是睡不醒,没精打采;中年人常感颈肩酸痛,头晕眼花;老年人心中憋闷、头脑犯晕,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身体“亚健康”状态,快来看看中医专家推荐的保健穴,做起来吧!01颈椎不适:肩中俞“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专家介绍:肩背痛、颈椎病的时候,可以常按压这个穴位,可..
(2021-01-02)
19个常见病的针灸常用方,有法有方,外加作者经验,真是忍不住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针灸常用方一、治感冒病歌诀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大椎、风池对外感风寒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鼻塞不通,前额疼痛可加迎香、上星。咳嗽加尺..
(2021-01-02)
没有事情的时候掐掐自已身上的穴位,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哪里痛就掐哪里,多掐几次就不痛了,血脉也就通了,让自已的血液正常流通。养生其实好简单的,没有那些怕困难的朋友们说的哪么难。(手)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内..
(2020-12-29)
我们常说:百病从腿养,却往往忽视手的作用,其实只要方法对,很多病也可以从手上治。今天就给大家推荐手上一个“专治各种不通”的穴位——内关穴。按摩内关穴,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远。有老中医临床发现,通常人内关穴处的两根肌腱是放松并分开排列的,而经常想不通的人往往是紧聚在一起的。内关..
(2020-12-11)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耳朵上有许多的穴位,通过按摩耳朵的不同部位,可以有效止住许多的病痛。同时,还有真人动图教你如何做“耳保健操”,快学起来吧!按摩耳朵止病痛ENTER TITLE牙龈肿痛按耳垂→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
(2020-12-10)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不会生病。如何..
(2020-12-10)
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缺乏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引起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性冷淡 、内分泌失调、容颜憔悴,甚至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妇科病看起来难治..
(2020-12-09)
全身筋结点一、颈椎病—锥动脉型症状:头痛、头昏、嗜睡治疗点:1. 下项线筋结点2. 颈1横突筋结点3. 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二、颈椎病—神经根型 颈肩型症状:颈肩臂痛、手麻治疗点:1. 颈2345672. 胸1脊突旁筋结点3. 颈7横突尖筋结点三、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型病理:a. 动脉受压b.臂丛神经受压c. 迷走..
(2020-12-09)
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道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具体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明目醒脑穴:风池道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
(2020-12-09)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脉诊”,在初学者的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只不过故作神..
(2020-12-09)
乳腺增生,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房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肿瘤,用艾灸可以扶正,增强免疫功能..
(2020-12-06)
我们常说:百病从腿养,却往往忽视手的作用,其实只要方法对,很多病也可以从手上治。今天就给大家推荐手上一个“专治各种不通”的穴位——内关穴。按摩内关穴,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远。有老中医临床发现,通常人内关穴处的两根肌腱是放松并分开排列的,而经常想不通的人往往是紧聚在一起的。内关..
(2020-12-06)
1.【人参汤】人参汤组成;人参 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 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组成;人参 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 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人参汤 - 用法上药八味,捣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
(2020-12-06)
导读: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远道取穴灵活多样,同时配合腰部动作,有利于症状缓解。以下是笔者列举的多种远部穴位和治疗方法,可供各位在临床中应用。一、针刺手背“腰痛穴”“腰痛穴”又称“腰腿点”,其位置相当于原有奇穴“精灵”和“威灵”,共两个点:一点在2、3掌骨之间,在指总伸肌腱的桡侧,指..
(2020-12-06)
生活中不难遇到有人疾病发作,却因为离医院太远而束手无策的时候,这时候不仅病人焦急万分,就连身边的人也会措手不及,要想救人救己于危难时刻。我们来看两个例子:1、有位80多岁的刘大爷脸色煞白,头上大汗淋漓,右手捂着胸口,斜靠在墙角的地上,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按压郄门穴,1分钟后,刘大爷长..
(2020-12-06)
全身穴位治疗口诀 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 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2020-12-06)
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道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具体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明目醒脑穴:风池道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