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部 骨 骼足骨共26块,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距下接跟,前接舟;内排三楔,外排骰)跗 骨附骨位于脚的后半部,共7块:①跟骨:位于脚后跟处,是足骨中最大者,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②距骨:位于跟骨上方,高出于其他的跗骨;③内侧楔骨(第一楔骨)④中间楔骨(第二楔骨)⑤外侧楔骨(第三楔..
(2020-12-02)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脉诊”,在初学者的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只不过故作神..
(2020-12-02)
现代科学证实:艾灸可以温经通络,益气祛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强免疫力,尤其有温阳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因此,恰当运用艾灸,找准穴位,常灸以下各穴,每次取3~4个,每周灸2~3次,可以增强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我们远离亚健康。01、灸大椎穴:消退感冒发热大椎穴属督脉腧穴..
(2020-12-02)
手太阴肺经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脘横纹上1.5寸;[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脉、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枕神经浅支的混合支;[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
(2020-12-02)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长高,很多都会给孩子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中医认为大家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日常坚持给孩子按摩几个增高穴位,也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儿。1、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2、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
(2020-11-30)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不能伤了。伤了调理起来就会比较慢,而且很不容易。关于日常脾胃调理的一些方法,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调理脾胃——十步法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
(2020-11-30)
落枕的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头部滑落于枕下,使颈部斜向一侧;二是睡眠时偶感风寒,造成局部经络不通汽血运行不畅。老年人一不小心就会落枕,特别是一觉醒来,有时就会感觉脖子象被扯住了,好几天脖子都恢复不过来,脖子只能保持一个姿势,疼得寝食难安。这是因为老年人..
(2020-11-30)
本文是一篇条理非常明确的好文章,介绍了贺普仁贺老在临床中先选择治疗方法,再选择治疗穴位的整套思路,简洁、明了,可谓又一篇的“真传就是一张纸”了。选法思路一、普通选法外感——拔罐瘀血——放血里寒——艾灸顽固疾患——火针强壮者——针刺二、灵活运用三通法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
(2020-11-30)
针灸常用奇穴特点: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 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 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奇穴增强了医生诊疗..
(2020-11-30)
接诊腹痛患者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其病因繁杂(炎症、血管、肿瘤、空腔脏器穿孔、实质脏器破裂等)、涉及学科广(内科、外科、妇科等)、病情多变,许多急性腹痛病人病情瞬息万变,诊治不及时随时可出现意外甚至死亡。那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接诊腹痛患者却能有条不紊?就在于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思维..
(2020-11-26)
针灸是一种验、便、廉的理疗方法。对某些病有特效,对某些病可以减轻症状,对某些病可以取得一时的效果,对某些病则根本无效。即或同样的病,同样的穴位和手法,其效果有的相同,也有的不同。所以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其原因要从医患两方面来分析: ▌从患者来说,病程有长短..
(2020-11-26)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提胃法”是运用古代辅助行针手法——“搓法”,一味施行单向捻转,致使肌纤维缠绕针身造成人为滞针的现象,而实施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滞针可使行针、出针均感困难,患者也感觉疼痛。因此,滞针现象一直是作为针刺异常情况记载于针灸医籍(包括现今教科书)中的。但是如果利用好..
(2020-11-24)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俗话说,用药如用兵。如果连自己手里的兵都不了解,开方如何下笔如有神?01芦根:以草本植物芦苇的干燥地下茎入药①芦苇植根于水中,性寒且富含水分,喻可清热生津。②管状似人体的尿道,喻可利尿治热淋。③根部性走下,能食入胃,喻清胃热治胃热呕吐。功效:清热生津利尿,除烦..
(2020-11-24)
1上 髎[liáo]穴: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妇科病上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也是膀胱经、胆经的交汇穴;左右双穴,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穴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名解】上,指本穴相对于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经的..
(2020-11-24)
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
(2020-11-21)
吃什么药降压快,吃什么药最调脾虚,阳痿早泄吃什么药最好等等问题,其实,如果你懂得五行配穴,太冲+太溪+曲池就是天然的降压药,太白+商丘+太冲就是最佳的补中益气丸,太冲+太溪+商阳就是让你雄风再起的妙药。中医的穴位有很多,但只要你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就可以灵活的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
(2020-11-21)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
(2020-11-21)
核心提示:凡不可针刺的腧穴,称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禁灸穴。两者统称为刺灸禁穴。刺灸禁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深远的。时至今日,人体解剖学已对人体各部详加洞察,前人所述的刺灸禁穴,通过实践,并非皆然,故不可泥于古人。一、禁刺穴凡腧穴近于脏腑,或在大的血脉之上..
(2020-11-21)
在传统中医里面有“8个总穴”,临床中,很多疾病,只要打开它们,疾病就逃走了,因此很多中医经络师都喜欢应用这“8个总穴”。而且古人还把它们归纳成治病的口诀:“8个总穴”对应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 、腿疼阳陵透。这“8个总穴..
(2020-11-18)
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的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拍打刺激八会穴既可以缓解奇经上的病,又可以缓解正经的病。还可以改善气、血、筋、脉、骨、髓、脏、腑的病症。八会穴汇总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筋会..
(2020-11-18)
学习中医针灸的时候,都会学到一些事故的处理,注意事项及针灸禁忌等,一些因误针引起的特殊现象与解救方法学了还是有用的。一、神阙穴:误针时发生睾丸剧疼,可急刺命门穴以救之,下针时针尖微向上,捻到不可再进为止,卧针约一分钟左右,然后轻摇针柄约十秒钟,将针提至皮下,向左右个斜刺五分,微微..
(2020-11-17)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1、百会一提二暖三安神,百病须向百会寻2、太阳太阳高悬令目明,去除头疾亦能行3、风池内风外风一并除,风池一穴锁头颅4、大椎通阳泄热解表证,大椎通络不需等5、膻中膻中调志理气兼,心胃同治中丹田6、中脘调胃止吐功能全,后天之本是中脘7、气海 腹疾加之男女科,补气妙穴气海..
(2020-11-15)
脊柱是一种由椎间盘软骨相互连接的骨椎组成的弯曲结构。它是轴性骨骼的一部分,从颅底延伸到尾骨的顶端。脊髓贯穿其中心。脊柱分为5个区域,由强壮26块椎骨、关节和韧带交织组成。(1)颈椎(2)胸椎(3)腰椎(4)骶骨(5)尾骨虽然不正确的姿势,可以导致脊柱的不正确排列,从而引起背部疼痛,但它的..
(2020-11-15)
烧山火、透天凉自出现以来,历代名医都为此神魂颠倒,每位针灸临床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烧山火透天凉技法,或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或轻刺激;或重刺激;或九六补泻;或配合呼吸;或反复提插;或要气功配合;一根小小的银针竟然比天书还难懂,数百年来医家争论不休!到底什么是“烧山火”和“透天凉”呢..
(2020-11-15)
伤寒定法与读书笔记我在临床带教和受邀到全国论坛讲课时,常对学生和学员讲,若想要学好经方,用活经方,就必须掌握一些伤寒经方的定法,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我把自己总结的一些伤寒定法和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1. 三阳合病,取治少阳。2.太阳之辨,重在头面:太阳之为病,脉浮..
(2020-11-11)
脊柱是一种由椎间盘软骨相互连接的骨椎组成的弯曲结构。它是轴性骨骼的一部分,从颅底延伸到尾骨的顶端。K脊髓贯穿其中心。脊柱分为5个区域,由强壮26块椎骨、关节和韧带交织组成。(1)颈椎(2)胸椎(3)腰椎(4)骶骨(5)尾骨虽然不正确的姿势,可以导致脊柱的不正确排列,从而引起背部疼痛,但它..
(2020-11-11)
针灸治疗,针灸师们都喜欢用穴少,效果好的方法,特别是很多人研究了高树忠老师的《一针疗法》,但是在实际上,本人感觉有些时候,一针、一穴是很难治疗痊愈的。但是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些方法和技巧,一穴、一针就一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天这里收集了二十个独穴治疗疾病的方子,希望大家在临床上多些实..
(2020-11-11)
以上教学视频 点击播放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针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操作方法:采取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