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竹茹5g、蒲公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蒲公英、土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绿茶饮用。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滞健胃。 用途:消化性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阅读:11380时间:2013-10-25
原料:竹茹5g、乌梅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伤暑烦渴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阅读:11744时间:2013-10-25
原料:竹茹5g、甘草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呕吐伤津、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35时间:2013-10-25
原料:败酱5g、秦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脓血便;结肠炎;盆腔炎;白血病合并感染属血分有热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366时间:2013-10-25
原料:马齿苋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菌痢;疮疡;淋巴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98时间:2013-10-25
原料:紫草2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预防麻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240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薇5g、地骨皮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退虚热。 用途:阴虚盗汗、身发低烧不退。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268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薇5g、天冬3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消核。 用途:瘰疬痰核;皮肤肿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520时间:2013-10-25
原料:竹沥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滑痰,镇惊利窍。 用途:中风痰迷;热病烦渴、惊风;肺热壅盛痰稠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98时间:2013-10-25
原料:紫草2g、钩藤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斑。 用途:小儿斑疹。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论》。
阅读:11387时间:2013-10-25
原料:竹沥5g、生姜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辛通滑利,化痰开窍。 用途:中风闭证痰壅塞、肢麻木;癫痫。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597时间:2013-10-25
原料:羌活5g、荆芥3g、防风3g、独活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祛湿。 用途:外感寒湿头痛、肢节疼。 来源:《医级》。
阅读:11492时间:2013-10-25
原料:荆芥5g、金银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一切疮疥。 来源:《本草汇言》。
阅读:11968时间:2013-10-25
原料:荆芥5g、金银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一切疮疥。 来源:《本草汇言》。
阅读:11408时间:2013-10-25
原料:荆芥5g、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转扬疏散,解肌发表。 用途:外感风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63时间:2013-10-25
原料:土茯苓3g、白茅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用途:慢性肾炎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91时间:2013-10-25
原料:紫草2g、白芷3g、归尾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紫草、白芷、归尾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草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小儿胎毒、遍身搔痒;疮痈。 来源:《疡医大全》。 ..
阅读:11331时间:2013-10-25
原料:败酱5g、当归3g、白芍3g、续断3g、生地3g、红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败酱、当归、白芍、续断、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红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用300ml开水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养血生新。 用途:产后恶露不止。 来源:《外台》。 ..
阅读:11289时间:2013-10-25
白茅根5g、葛根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生津。 用途:外感热病、烦渴盛。 来源:《小品方》。
阅读:11366时间:2013-10-25
原料:细辛0.2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宣表热,宣通止痛。 用途:牙龈肿瘤;热痹下颔关节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247时间:2013-10-25
原料:山慈菇1g、淡菜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利咽。 用途:慢性咽炎;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70时间:2013-10-25
原料:羌活5g、藁本3g、防风3g、川芎3g、蔓荆子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羌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表疏风胜湿。 用途:风湿在表,头痛头重、腰背疼痛,或一身尽疼难以转侧。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阅读:11401时间:2013-10-25
原料:荆芥5g、防风3g、柴胡3g、薄荷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宣通,和解退热。 用途:风热咽痛;泌尿系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534时间:2013-10-25
原料:败酱5g、草决明3g、荆芥3g、木贼草3g、白蒺藜3g、花茶5g。 用法:用败酱、草决明、荆芥、木贼草、白蒺藜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明目。 用途:赤眼;障痛;胬肉攀睛。 来源:《硕虎斋省医语》。 ..
阅读:11436时间:2013-10-25
原料:败酱5g、薏苡仁3g、红藤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煎煮沸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 用途:肠痈;肝痈;肺痈;急性胰腺炎;急慢性盆腔炎;肝经郁热之痛经;肝硬化并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阅读:11422时间:2013-10-25
原料:香薷5g、藿香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辟秽,运脾化湿。 用途:夏日受暑热湿邪;可作饮料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492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芷5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肿。 用途:痈疽肿痛。 来源:《经验方》。
阅读:11016时间:2013-10-25
原料:羌活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里退热。 用途: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072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茅根5g、车前草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利尿。 用途:血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0953时间:2013-10-25
原方:竹茹5g、大青叶3g、草河车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肺炎;肝炎;尿路感染;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072时间:2013-10-25
原料:竹叶5g、葛根3g、防风3g、甘草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竹叶、葛根、防风、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即可。也可用300ml开水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调和营卫。 用途:产妇发热、头痛、面赤、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阅读:11121时间:2013-10-25
原料:荆芥5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泻热。 用途:小腹急痛,肛门肿痛。 来源:《宣明论方》。
阅读:10974时间:2013-10-25
原料:漏芦5g、荆芥3g、白藓皮3g、牛膝3g、当归3g、花茶5g。 用法:将漏芦、荆芥、白藓皮、牛膝、当归用250ml水煎煮开后,冲泡花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风止痒。 用途:皮肤搔痒,阴疹;风毒疮疥;头屑多而痒。 来源:《本草汇言》。 ..
阅读:11198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茅根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抗菌。 用途:血淋、尿赤灼痛;肺热咳喘、吐血;水肿;黄疸。 来源:《滇南本草》。
阅读:11002时间:2013-10-25
原料:细辛0.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解热镇痛,抑菌。 用途:风寒湿头痛;风湿痹痛。 来源:《本草通玄》。
阅读:11254时间:2013-10-25
原料:黄连0.3g、栀子3g、胆草3g、菊花3g、决明子2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 用途:肝经郁热所致目赤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401时间:2013-10-25
原料:马齿苋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火解毒。 用途:结核;瘰疬。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0736时间:2013-10-25
原料:鱼腥草5g、山豆根1g、金荞麦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至味淡。 功能:解毒清热。 用途: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腮腺肿痛;慢支炎;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阅读:10904时间:2013-10-25
原料:细辛0.2g、吴茱萸3g、干姜3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用途:风寒入里所致腹痛。 来源:《元和纪用经》。
阅读:11072时间:2013-10-25
原料:白薇5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频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阅读:11114时间: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