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黄芩猪蹄洗方【组成】 当归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赤芍10克,白芷10克,蜂房10克,羌活1O克,猪前蹄1只。【制法】 将以上前7味共捣为粗末,用时根据疮口大小决定用药多少。取阉过的猪的前蹄加水3 000克煮软,再放在微火上煎十余沸,然后滤去药渣,稍温即可使用。【功效】 消肿散风,疏通..
阅读:9217时间:2014-01-06
◎活血通脉饮【组成】 当归、川芎各15克,赤芍、土茯苓各60克,丹参、银花各30克。【制法】 上诸药加水煎取药汁400克。【功效】 活血化瘀,利湿消肿。【用途】 适用于丹毒,属血瘀证者。【用法】 每天1剂,分2次服。◎四物消风饮【组成】 当归9克,生地18克,赤芍9克,川芎9克,荆芥9克,防风9克,..
阅读:9497时间:2014-01-06
【病因病机】本病总由气血失和、脉络瘀阻所致。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博于肌肤;或素体肝肾虚弱,或亡精失血,伤及肝肾,致肝肾不足,外邪侵入,郁于肌肤。或跌打损伤、化学灼伤、脉络瘀阻,毛窍闭塞,肌肤腠理失养,酿成白斑。西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一些学者认..
阅读:9133时间:2014-01-06
在未转移前若能尽早采取根治手术,则不仅可以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且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根治手术的同时,常配以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疗法,以提高疗效。1.内治(1)湿热蕴结证 证候:肛门灼热坠胀,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明显,便血色暗红,或带黏液;伴有发热、口渴、口臭,小便黄;舌质红,苔..
阅读:9259时间:2014-01-06
1.辨病思维(1)诊断要点1)病史:多于病前1-3周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2)临床表现①皮肤紫癜:多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双膝关节以下为多,也可见于双上肢、臀部,呈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荨麻疹样丘疹,初起时可为淡红色,压之褪色,数小时即成为深紫色红斑中心点状出血或融成片状,稍凸岛于皮肤,压之不..
阅读:9196时间:2014-01-06
本病由于感受风热之邪,湿热内蕴,热毒郁蒸肌肤,与气血相搏,脉络被血热所伤,以致血不循经,渗于肌肤之间,积于皮下而发为紫癜。本病的表现以阳证、热证、实证为主,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脏腑气血受损,瘀阻脉络,也可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外邪易袭,与气血相搏..
阅读:9245时间:2014-01-06
每到冬季,皮肤顽癣、湿疹糜烂、荨麻疹、过敏等皮肤病把很多市民折磨得痛不欲生,熬中药、吃胶囊、找偏方、抹药膏等方法用尽,依然难以止痒,年年复发。“秋冬季节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有些人习惯用碱性较大的洗涤用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膜,使得很多人深受皮肤干裂、瘙痒的..
阅读:9175时间:2014-01-06
烧烫伤是热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皮肤急性损伤性疾病。本病又称水火烫伤、火烧伤、汤泼火伤等。其特点是:轻者导致皮肤表皮烧伤,重者导致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烧伤,再重者导致肌肉、骨骼、甚至内脏烧伤;大面积烧伤者可引起休克等全身症状,并可以引起人体死亡。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烧伤。[病因病机】..
阅读:9406时间:2014-01-06
走黄和内陷是疮疡的毒邪不能内消或外解,反客于营血,内攻(陷)脏腑的一种急性危重证候。本病一般把疔疮之毒迅速走散,扩人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急性危重证候称为走黄。因疔疮最易发生走黄,故又称疔疮走黄。而把疮疡过程中,因正气内虚,正不胜邪,毒陷入里,客人营血,内陷脏腑而引起的急性危..
阅读:9098时间:2014-01-06
手足疔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发病率以手部多于足部。由于发病部位和形态不同,手足部疔疮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指头的称蛇头疔,又名螺纹疗;生于甲内的称沿爪疔;生于指背称蛇背疔;生于指骨节间的称蛀节疔;生于指甲旁的称蛇眼疔;生于五指(趾)缝的称手足丫疔;生于掌心的称..
阅读:9224时间:2014-01-06
望、闻、问、切四诊,是外科辨病与辨证的重要手段。四诊的内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临床运用时必须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辨证。望、闻、问、切四诊的一般内容,在《中医诊断学》中已阐述,这里不再赘述。现将四诊在外科中的应用特点,分述于下。..
阅读:9140时间:2014-01-06
发病机理一、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外科疾病与气血、脏腑、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人身的气血,相辅而行,循环全身,周流不息。当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破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即可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肤,或留于筋骨,或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源于脏腑,外通..
阅读:9140时间:2014-01-06
饮食护理 疮疡的饮食选择,也是根据疾病的性质,配伍性味相适应的食物,否则会起反作用,而影响治疗的。一般来说,阳证、热证疮疡,宜食凉性食物,忌食辛辣、醇酒、炙赙等热性食物;阴证、寒证外疡,宜食温性食物,忌食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 (一)膏粱厚味 主要指禽(包括鸡、鹅、鸭等)、肉食..
阅读:9231时间:2014-01-06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多见于成年人,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和重体/J劳动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肢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及分支静脉迂曲,扩张,站立位明显,伴有下肢沉重,疲累感,久站,活动后小腿、足踝轻度肿胀,休息后减轻或消退。而卜版诛靜脉血栓形成后期继发的静脉曲张,常..
阅读:9406时间:2014-01-06
鹅口疮是以口腔白屑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故名。因其色自如雪片,又称“雪口”。本病与西医学具有相同病名,是白色念珠菌侵犯口腔黏膜所致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以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之邪为主要病因。孕母体内蕴积热毒遗于胎儿..
阅读:9210时间:2014-01-06
流感在祖国医学中称:“时行感冒”。《巢氏病源》曰:“时行病者,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有其气,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诸病源候论》曰:“夫时气病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
阅读:9140时间:2013-12-31
养生导读:冬季,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身体上某些小部位,比如手、脚、耳朵、小腿等感觉特别寒冷,而这时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并不是冷得受不了,医学上把这种反应统称为“寒症”。如果您有手、脚、耳..
阅读:9329时间:2014-01-02
摘要: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瘀为患,因而其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但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临床上少见慢性萎缩性胃炎单纯血瘀证,多并见他证,故应根据辨证,分别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方法,如益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理气活血法。?关键词:活血..
阅读:9231时间:2014-01-06
一、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中医一般认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属于"黄疸"范畴的病变。但是,黄疸不一定就是病毒性肝炎,需要辨病。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颇似中医的"肝郁"、"胁痛",这是依据《内经》:"肝病者,两胁下痛"。"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等文献所..
阅读:9245时间:2014-01-0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很多研究认为 [2~4] :本病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可侵犯多关节,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以肿、僵、关节变形为主。病理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浸..
阅读:9357时间:2014-01-06
类风湿和风湿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有风、寒、湿外因及关节疼痛,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一、病因不同:风湿病多数应称风寒湿性关节痛,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风湿病,不累及心脏、不破坏骨质、绝大多数可治愈,从中医角度看风湿病属寒痹症,而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属热痹症,即使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
阅读:9238时间:2014-01-06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高血压病(EH)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它为深入研究EH中医证型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开辟了道路,鉴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1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体液因素的关系1.1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系李泓于1989年、1991年..
阅读:9371时间:2014-01-06
【概述】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成的肥胖。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表现畏热、多汗、易疲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因脂肪细胞的不同变化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其不良转归是形成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单..
阅读:9252时间:2014-01-06
【概述】低血糖症是指因某种病因引起血糖浓度过低,并由此导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为主的证候群。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最常见的为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多见于中年女性、长期反复发作,但无恶化..
阅读:9294时间:2014-01-06
呕血是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表现。当上消化道大量急性出血时(在400毫升以上),应按急者治其标首先止血,再住院补充液体或输血。中药可选用三七粉或白芨粉3至5克,每日2至3次口服。严重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因溃疡病致的呕血,以治疗溃疡病为本,凡是不手术的病人,应用..
阅读:9287时间:2014-01-06
高脂血症是目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此病系指空腹血中一种或多种成分浓度增高超过正常值高限的状态。现代医学认为,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是指由于脂质和脂蛋白的代谢发生缺陷;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肝胆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阅读:9273时间:2014-01-06
一是要善于识脉。心律失常者脉像常可见数(促)、迟(代、结)等。一般认为数热迟寒,其实不尽然,必须四诊合参,方可正确识脉。以数(促)脉言,“阳盛则促”、“数为阳热”,固然以心火偏亢者为多,治当养阴清心,热盛者甚至可用犀角地黄类。但临证又可见脉数促沉细,动辄气..
阅读:9378时间:2014-01-06
痰火扰心型: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守黄连温胆汤。临证应用时一般加山栀、黄芩、胆星、贝母,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痰火互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痰浊化热,加茵陈、苦参,重用黄莲、竹..
阅读:9252时间:2014-01-06
水饮凌心型:证件心悸、胸闷痞满,渴补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治宜通阳利水,方守苓桂术甘汤。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茯苓、防己、葶苈子、大腹皮、车前子;兼见肺气不宣,肺有水湿者..
阅读:9343时间:2014-01-06
心虚胆怯型:证见心悸不宁,常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心气不足型:证见心悸气短,烦扰既发,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伴有神疲乏力,自汗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而数,..
阅读:9217时间:2014-01-06
咳嗽是常见症状,而且病情难缠,通常持续个多星期至数月不等。不少咳嗽病患自觉症状不太严重,所以会自行购买中成药或以食疗帮助,若能对症服药或辨证施食,效果显著而副作用小;若辨证不对则可能出现反效果。咳嗽的类型多种多样,且止咳中成药品种繁多,疗效各异,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
阅读:9329时间:2014-01-06
疤痕疙瘩虽说是疤痕,但可以算作是一种皮肤纤维瘤,与体质有关,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产物,凡属疤痕体质者表皮若受到损伤,如创伤、蚊虫叮咬、防疫注射、烧烫伤、毛囊炎、痤疮等就有很大可能形成疤痕疙瘩。局部因素中包括外伤后的炎症、异物刺激、张力过大等。疤痕疙瘩凸出皮肤表面呈瘤状增..
阅读:9350时间:2014-01-06
对于一切阻挡女生美丽的东西,都被女生视为天敌,恨不得马上就去除,而毛囊角化症更是成为了女性的公敌,毛囊角化症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丘疹、粗糙、汗毛在毛囊内蜷缩,非常影响形象。摸起来也是疙疙瘩瘩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总是一次次的去又一次次的长让患者很是苦恼,所以现在很多的患者..
阅读:9350时间:2014-01-06
藤黄内服、外敷可治跌打损伤、金创、一切恶疮、痈疽流注等症,不仅能医一切痈疽疖肿,对烫伤、丹毒亦有较好的疗效,实为解毒消炎之良药。例1:孙某,男,6岁。沸水烫伤头面、颈项、前胸部位,局部起疱,部分皮肤破溃流水,周围组织泛红肿胀,疼痛较剧,呼号不已。刺破水疱,用藤黄30克(研碎),加..
阅读:9259时间:2014-01-06
疟疾疟疾由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以南方各省发病较多。中医药对疟疾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现代研究成功的青蒿素,对疟疾更具有卓..
阅读:9294时间:2013-12-31
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湿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湿地区,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节较为常见,因其身困食少,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药对湿..
阅读:9336时间:2013-12-31
痞满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
阅读:9399时间:2013-12-31
痫病痫病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又称为“痫证”、“癫痫”、“羊痫风”等。自新生..
阅读:9392时间:2013-12-31
狂病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以青壮年罹患者为多。《内经》对本病已有较深人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rdq..
阅读:9385时间:2013-12-31
肺痈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肺痈属内痈之一,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其中不少方药长期为临床所选用。《金匮要略》..
阅读:9441时间: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