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睡觉太少人就会生病,很多人却不知道,睡得太多同样不好。近日一则消息称,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50岁以上女性每天睡9小时中风风险增加。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如果睡眠过多,不仅消除不了疲劳,还会影响健康和智力。在睡眠时间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风险1:中风和糖..
阅读:9336时间:2011-04-18
秋天为脑血栓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尤以清晨如厕时老人发病者为最多。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秋季气候干燥,睡眠时体内水分消耗多;二是老年人血液黏度高,血管壁较硬较脆、弹性差;三是部分老年人肠蠕动功能差,大便干结,蹲厕时间长,周身血流不畅。有研究表明,日常巧补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
阅读:9259时间:2011-04-18
我们天天触摸到自己的皮肤,有时会感觉它比较粗糙,有时细腻,有时会看见忽然青了一块。你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吗?皮肤是覆盖在身体最外层的保护膜,起着抵御细菌、调节体温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反映着身体内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关心一下,健康皮肤的重要性。皮肤的作用:1、保护作用:皮肤..
阅读:9287时间:2011-04-18
我们很多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最近有关专家指出,常吃夜宵小心胃癌找上门来,到底怎么一回事,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常吃夜宵容易引发胃癌首先,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
阅读:9287时间:2011-04-18
专家介绍:“红眼病”是一种古老且特别常见的传染病,大家不必恐慌,但当前仍然是“红眼病”高发期,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红眼病”。针对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红眼病发病增多的情况,疾控专家建议,虽然现在已经 “立秋”过后1个多月了,但目前气温仍然比..
阅读:9217时间:2011-04-18
医学统计显示,每一次嘴唇接吻,有超过270种不同的细菌经由吻者的口腔相互传送。不过幸而95%左右的细菌对身体健康无大伤害,但个别人会对对其中5%的细菌缺乏抵抗力,就很容易染上疾病。特别是在口腔存在一些疾病的情况下,细菌更容易传播及自身受到感染!和以下8种人接吻要小心疾病互相传播哟!!口..
阅读:9196时间:2011-04-18
中医认为主要是患者年高或体弱,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而黎明之时,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泄泻常在此时发作。老年人发生腹泻,不仅会对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患动脉硬化、冠心病者,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倘若频繁腹泻,会使血容量下降,血液浓缩,循环..
阅读:9203时间:2011-04-18
每当说到女人的腰的时候,我们关注更多的是腰围和腰的形状,而不是腰的健康指数。在我们脑海里似乎有了这样一个误区,女人的腰是美丽的必杀技之一,而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却不甚重要。 除了美丽之外,腰是我们一生的亲密伴侣,腰部的健康关系着我们的身体状况,保持腰部健康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塑造你的..
阅读:9308时间:2011-04-18
口气又称口臭、口腔异味,虽无生命危险,但令周围人难以忍受,患者自己也常感到窘迫、孤立,妨碍社交、生活质量下降。口气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口气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如饥饿时、食用某些刺激性食品(洋葱、大蒜等)后、抽烟后、晨起未刷牙等。病理性口气可分为口腔来源和全..
阅读:9280时间:2011-04-18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下文提供治疗脚气的8个小秘方供参考。 什么是足癣(脚气)?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足癣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
阅读:9287时间:2011-04-18
有人认为,“刮痧”把人的身上脸上弄得一条条血瘀,似乎只有毁容的份,何来美容美体?其实并不然。刮痧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或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是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出痧”对人体无害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称为&l..
阅读:9308时间:2011-04-17
按摩除了治疗,还有保健的功效,可使人体内的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平时,可以经常按一下以下的穴位: 搓掌浴面:将两手掌搓至发热后,紧贴在面部两侧,上下摩擦,范围是整个面颊、前额、眼区、鼻区、口唇,直至面部出现热感。功效:可保护皮肤,消除面部皱纹,是美容按摩的常..
阅读:9161时间:2011-04-17
肤色有些发暗、脸上痘痘不断、近一两年多了些斑点……这可不是我们皮肤惹的祸。皮肤是身体内在环境的外部表现,问题出在内、而表达于外,必须从情绪、饮食、睡眠等全身调养开始,再辅以局部按摩、皮肤护理手段,才会让面部肤色红润、细腻、光滑。 皮肤润泽重在经络、气血的调养中医疗..
阅读:9287时间:2011-04-17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
阅读:9273时间:2011-04-17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痛经的原因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
阅读:9287时间:2011-04-17
房事,即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性生活应本于自然之道,避免损伤,需得其术,也是养生延寿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证明,适度而愉快的性活动对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
阅读:9336时间:2011-04-17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
阅读:9231时间:2011-04-17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元气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安静通气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
阅读:9301时间:2011-04-17
月经失调,即月经不调,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月经改变包括初潮年龄的提前或者延后、月经周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等,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女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
阅读:9322时间:2011-04-17
女性更年期开始绝经,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生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更年期高血压、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失眠、耳鸣、眼花、骨质疏松、肥胖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给更年期的妇女带来..
阅读:9357时间:2011-04-17
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食物也有。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几方面来辨其寒热。颜色偏绿,性偏寒;颜色偏红,性偏温。绿色植物接近地面,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能吸收..
阅读:9280时间:2011-04-17
中医的保健手法从内到外的治疗,副作用较少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欢迎。这次介绍的是一种叫松静功的保健手法。松静功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是要求放松和入静。姿势不拘,卧、坐、站皆可。练功时微闭双目,自然呼吸。呼气时默想静和体会松的舒适,或配合意念放松,逐步将全身调整成自然、轻松、舒适,解除..
阅读:9238时间:2011-04-17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的经脉上系于目,因此,眼睛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滋养。患有近视的人日常可多吃有疏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深海鱼、蓝莓、枸杞、西红柿、红萝卜等。此外,一些干的海产品,如鲍鱼、珍珠肉、蚌肉等也有很强的明目功效,可以用来煲汤食疗。专家推荐,适合..
阅读:9189时间:2011-04-17
痛经、月经紊乱是成年女性经常遇到的烦恼。中医认为妇女的月经病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有关,而通过点穴推拿治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对缓解月经病症状具有一定疗效。点穴位理气血许小姐今年32岁,是一位中层干部,工作比较繁忙。她最近遇上烦心事——往常如期..
阅读:9294时间:2011-04-17
阳起石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温肾壮阳、破癥瘕结气、消水肿的功效。用于男子肾虚精乏、腰膝痛、妇人子宫虚冷、崩带、腹痛水肿等病症。来源为单斜晶系。晶体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但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由带浅绿的灰色到暗绿色,具玻璃样光泽,透明或不..
阅读:9483时间:2011-04-18
天竺黄为名贵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名“竹膏”。具有清热豁痰、清心定惊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惊风、抽搐、夜啼等病症。属小儿常用要药。来源 为禾本科物多种竹的分泌物及人工合成的块状物。产地与分布天然天竺黄主产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
阅读:9420时间:2011-04-18
朱砂,又名丹砂。为贵重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镇心安神,定惊解毒之效。用于惊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目昏、癫痫等病症,外用于疮疡肿毒口舌生疮。多用于配制丸散制剂。 来源朱砂为天然的硫化汞(Hgs)矿石。属三方晶系。晶体成厚板或菱面状,有时成极不规则的粒状集合体..
阅读:9483时间:2011-04-18
龙骨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生肌敛疮的功能。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头痛眩晕、自汗、盗汗、遗精、白带、崩漏、疮疡不敛等病症。来源1.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三趾马、犀类、象类的骨骼化石。2.五花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门齿的化石。产地与分..
阅读:9462时间:2011-04-18
鹿角为少用中药,但大量用于熬制鹿角胶原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行血、消肿、温肾的功能。用于腰脊冷痛、乳腺炎初起、瘀血肿痛、骨关节结核等病症。来源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已骨化的老角。1.马鹿:见“珍贵药材?鹿茸”项下。2...
阅读:9504时间:2011-04-18
很多老年人非凡是患有尿频的老人,害怕夜尿太多,都养成了睡前少喝水甚至不喝水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对健康是很不利的。睡前不喝水,可能会形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以致产生血凝现象。医学专家在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时发现,一天当中最轻易发生不测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
阅读:9273时间:2011-04-18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许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到郊外踏青。但在春游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孩子就会发生腹泻。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饮食卫生引起的。春游中的饮食卫生,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饮水卫生: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饮水以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
阅读:9231时间:2011-04-17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多种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要防小儿呼吸道感染。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儿科专家说,由于个人的免疫力状况不同,一部分患儿可能什么药也不用就会痊愈,但如果连续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就要立即..
阅读:9210时间:2011-04-17
颜面防生癣——每当春暖花开,艳阳高照的季节,一些人尤其是20-40岁女性的面部、眼部周围常常出现一片片红斑,上面有细碎的鳞屑,奇痒难忍,俗称为“桃花癣”。“桃花癣”是由于花粉、灰尘等飘落在皮肤上,经日光照射分解后被皮肤吸收而产生的反应。防治办法:保持脸..
阅读:9259时间:2011-04-17
春天本是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精神病多发季节。记者从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获悉,今年开春以来,门诊病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占比例却相对下降。隐匿性精神病患者所占比例却从原来的不足一成,上升为两成多。隐匿性精神病患者“隐蔽性很强,容易被病人及家属忽略。”虽然患的不是精神分裂症,..
阅读:9252时间:2011-04-17
甲型肝炎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发季节。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接触甲型肝炎病人半个月至一个月后的时间里,凡出现发热,没有其它原因,如吃得过饱、吃了油腻食品、夜间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释的吃不下饭,甚至饭后恶心、呕吐、乏力,连上一步楼梯都感费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阅读:9259时间:2011-04-17
阳光明媚,外出游玩的孩子越来越多。可是一不小心,就出现红眼睛、流眼泪,经过检查,原来是过敏性结膜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立波告诉记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过敏儿童增加也和室外过敏物质(比如各种花粉等)有关,这类孩子外出旅游要减少和花粉的接触。过敏性..
阅读:9469时间:2011-04-17
预防外感。春季气温不稳,风雨多变,体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风寒,多食醋、蒜之类有助于预防外感。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外出最好戴口罩。增强体质。主要是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跑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
阅读:9175时间:2011-04-17
近日记者从医院获悉:一种春季和冬季多发的传染病——风疹病人在医院出现,由于风疹是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道飞沫传播的。一个正常健康人接触了风疹患者后,就有可能被传染上。前几天9岁的小明身上长出一些粉红色的团团,又痒又热,而且越抓越难受,妈妈带他到医院找儿科医生看,医生说..
阅读:9259时间:2011-04-17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内经》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指出对四季气候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中医不仅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也重视养生保健,兹将中医养生保健之主要方法略述如下:修身养性中医认为,人..
阅读:9280时间:2011-04-17
中医养生是一门科学性很强且复杂的学问,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对不懂养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来说,依据书籍、电视等传媒的介绍,“对号入座”地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或治疗方法是不可靠的。 要想真正的找到适合自..
阅读:9252时间:201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