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怎么回事?
2015-09-14阅读:932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病理病因,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变种: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腊肠变种。已发现前两个变种的有性型为皮炎阿耶洛霉(异名荚膜伊蒙菌),真菌分类归入子囊菌门-爪甲团囊目-爪甲团囊科,为双相真菌。三个变种分别引起不同的组织胞浆菌命名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杜波组织胞浆菌病和腊肠组织胞浆菌病。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是Darling于1905年在美洲巴拿马运河区自患者病灶中检出。此型极易引起感染,应注意预防。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是1952年Dubois在南非发现的一种荚膜组织胞浆菌的稳定变种。荚膜组织胞浆菌腊肠变种是1985年Week等首先提出的命名。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在流行地区土壤及空气中都可分离出,动物如马、狗、猫和鼠等皆可感染。凡平均气温在22~29℃,相对湿度为67%~87%的地区,主要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欧洲一些地区则较少见。

二、发病机制

肺部组织胞浆菌病:由于吸入带菌的尘埃,可以引起急性感染。95%的病例无症状,愈后只留下钙化点。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和真菌培养阳性。胸片示肺部散在浸润、肺门淋巴结肿大,最后留下均匀分布的钙化点。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以呈良性病程,如肺、肝、脾等脏器可有许多钙化点,但无症状。在一定条件下,如免疫力降低,则可变为进行性、播散性或暴发性。进行性或播散性多见于成人,有严重症状和肝脾肿大。暴发型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婴儿,可迅速导致死亡。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病因,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