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鼠咬热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鼠咬热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鼠咬热如何诊断鉴别,鼠咬热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鼠咬热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补体结合试验(CFT)、结核杆菌基因检测(PCR)一、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10~20)×109/L,核左移,念珠状链杆菌有的可高达(20~30)×109/L,小螺菌所致者多次复发后出现中度贫血。
暗视野检查和细菌培养:可作血或关节抽液培养链杆菌。可用患者的血接种动物,小白鼠腔接种1~2 周内死亡,其血中含有病原菌。 Wright染色、暗视野检查来检测病原菌。
特异性抗体:小螺菌型的康氏及华氏血清反应多呈弱阳性,念珠状链杆菌型特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病后第10日达1∶80,最高效价在病后1~3 个月达4 倍以上,这种凝集抗体可长达2 年以上,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荧光抗体和补体结合试验也有助诊断。
PCR法检测:近年来采用PCR 法对急性期患者血、脓液、关节腔液检测念珠状链杆菌DNA准确率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以上是对于鼠咬热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鼠咬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鼠咬热易混淆疾病。
鼠咬热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主要是鉴别小螺菌病例与链杆菌病例。两型病原体不同,前者潜伏期长,鼠咬局部有硬结性溃疡,发病时一般已愈合,但可多次复发;而后者潜伏期短,有渗出性关节炎,复发少见。
此外,应与回归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慢性脑膜炎菌血症、野兔热、猫抓热、立克次体病及川崎病相鉴别。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皮疹相鉴别,如风疹、化脓性蜂窝织炎、病毒疹、败血症、流脑及药物性皮疹等。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鼠咬热应该做哪些检查,鼠咬热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鼠咬热”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