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2015-12-10阅读:973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溶血性贫血症状,尤其是小儿溶血性贫血的早期症状,小儿溶血性贫血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溶血性贫血会怎样?以及小儿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溶血性贫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溶血性贫血常见症状

寒战、蛋白尿、循环衰竭、头昏、血红蛋白尿、恶心、皮肤黏膜苍白、面色苍白、口唇苍白、乏力

一、症状:

各种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大多缺乏特异性,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表现多样,但有其共同之处。患儿皮肤、口唇、眼结膜、耳垂、手掌及指甲床苍白,感疲倦,肌肉无力。可有黄疸、气喘、心律加快、食欲不振、头昏、怕冷等症。

1.急性溶血表现:一般为血管内溶血,急性起病,表现为可有发热、寒战、高热、面色苍白、黄疸较重;此外还可有恶心、呕吐、感胸闷、腹痛;以及腰酸、背痛、少尿、无尿、排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等。贫血加重迅速,严重时神志淡漠或昏迷,甚至发生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2.慢性溶血表现:一般为血管外溶血,症状体征常不明显。由于溶血的速度未超过骨髓代偿的能力,可不出现贫血,黄疸不重。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很强,也可不出现黄疸。典型的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三大特征。有症状者常为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体检除发现肝脾肿大、黄疸外,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疽。还可能有骨痛及下肢踝部的慢性溃疡。此种溶血常见于血红蛋白病的溶血、红细胞膜异常所致的溶血等。病程中可有急性溶血发作和突然发生骨髓功能衰竭。

正常小儿骨髓造血潜能很大,一般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因此,如轻度溶血时,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能被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加所完全代偿,此时,临床上虽有溶血存在但并不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的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则发生溶血性贫血。

二、诊断:

询问病史有阳性家族史,或感染、药物、输血史,以及过去发作史。临床有有程度不等的贫血、黄疸和脾肿大等表现。应考虑到溶血性贫血存在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加,可有红细胞形态异常。血清间接胆红素、LDH 升高。红细胞寿命缩短。尿血红蛋白呈阳性,尿胆元增加。 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 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溶试验异常。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Coombs 试验阳性。

以上是对于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小儿溶血性贫血并发症,小儿溶血性贫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小儿溶血性贫血常见并发症

休克、黄疸

一、并发病症

并发黄疸,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疽,脾、肝肿大,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在新生儿可出现胆红素胆病,可发生阻塞性黄疽。

并发血栓:本病的血小板膜与血浆补体的相互作用失常,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引起血栓形成,以下肢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的血栓形成较为多见,腹部静脉栓塞,可引起门脉高压。

并发溃疡: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

并发各种危象:再障危象、溶血危象、巨细胞性贫血危象。

并发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功衰竭、DIC等。

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溶血性贫血症状,小儿溶血性贫血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溶血性贫血”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