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甲减按啥穴位,甲减
2017-01-30阅读:965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甲减按什么穴位
1. 甲减按什么穴位呢
2. 甲减怎么治疗
3. 甲减怎么饮食
二、甲减的食疗方法
三、甲减要注意什么

甲减按什么穴位

1、甲减按什么穴位呢

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甲减是因为人体肾阳虚弱和肝经失调造成的。可以经常按摩神阙、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这几个穴位,能有效地缓解疾病,但是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力。

另外患者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休闲时可以活动一下手腕脚腕,拍拍手、搓搓脚心,这些简单的动作都会促进四肢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甲减按什么穴位

2、甲减怎么治疗

2.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

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为主。检测甲状腺功能,维持TSH在正常值范围。

2.2、对症治疗

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给氧、输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

3、甲减怎么饮食

3.1、补充适量碘

国内一般采用每2千克至10千克盐加1克碘化钾,用以防治甲状腺肿大,使发病率明显下降,适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此外,对生育妇女更要注意碘盐的补充,防止因母体缺碘而导致孩子患克汀病。

3.2、摄取足量蛋白质

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至少超过20克,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人体中每日约有3%的蛋白质不断更新。甲减使小肠黏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3.3、限制肥腻饮食

甲减患者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患者中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与胆固醇饮食,每日脂肪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20%左右。

甲减按什么穴位

3.4、纠正贫血

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应补充叶酸、肝制剂等。

甲减的食疗方法

1、芡实苡米饭

芡实、鲜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15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桂枝3克,泽泻6克,粳米150克,红糖、大枣适量。

将茯苓、白术、桂枝、泽泻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备用,再将芡实、鲜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大枣洗净蒸熟,兑入药汁,加粳米和水,再蒸40~50分钟即成。食前拌入红糖适量。

芡实、山药、莲子肉具有补脾固肾作用,苡仁、茯苓、白术、桂枝、泽泻可健脾利湿、温阳化气,粳米、大枣补脾和胃,红糖温中活血调味。诸味相伍,制成米饭食用,具有补脾益肾、温阳化水,对于脾肾气(阳)虚并有浮肿甲减者食之为益。

2、六味地黄粥

六味地黄丸100克,红枣10颗,红糖2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熬粥作饮。早、晚餐服,1剂/日,2周/疗程。

补肾益气,滋阴填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

3、山里红鸡汤

红花锦鸡儿、山里红适量煎汤服,要注意适当适量,避免急功近利伤害身体。

甲减按什么穴位

平补阴阳。主治阴阳两虚型甲减,症见头晕目花,皮肤粗糙,干燥少汗,动作迟缓,神情呆板,面白无华,头发干枯、稀疏、色黄,声音低嘎,大便秘结,舌淡苔少,脉迟细。

甲减要注意什么

需先明确病因,不可贸然高碘饮食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不少患者想当然地以为,得了甲减就应该高碘饮食,其实不然,是否需要额外补碘要看导致甲减的病因是什么。

如果甲减是由于单纯缺碘引起的(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引起的甲减),则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碘;如果甲减是由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则要求低碘饮食,限制海带、紫菜及各种海产品。因为高碘饮食会增加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的浓度,诱发并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在日常饮食上,甲减患者应注意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及铁,保证鸡蛋、牛奶、豆制品、淡水鱼虾等的摄入;同时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以免加剧脂代谢紊乱;尽量避免食用促甲状腺肿的果蔬,如卷心菜、萝卜、马铃薯、大豆、豌豆、花生、核桃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