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脐上2寸,脐上2寸穴位
2017-10-10阅读:970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二、下脘穴主治什么病症以及配伍方法
三、下脘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1、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脐上2寸的穴位是下脘穴,下脘穴是经穴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

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2、下脘穴的解析是怎样的?

2.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下脘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脘。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2.2、足太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

3、下脘穴的取穴方式是怎样的?

3.1、取穴方法: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3.2、快速取穴: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4、按摩下脘穴有什么功效?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下脘穴位出了毛病,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就会显得多余粗重。但是只要每天刺激按揉下脘穴,就可以让食物彻底消化,塑造迷人身材。

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下脘穴主治什么病症以及配伍方法

1、主治疾病

治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呕逆,泄泻;虚肿,日渐消瘦。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

下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如胃痛、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腹中痞块等。

下脘穴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

2、穴位配伍

下脘穴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下脘穴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治胃炎,消化不良。

下脘穴配梁门穴治消化道溃疡。

下脘穴配关元穴治大便带血。

下脘穴配陷谷穴,有行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肠鸣,食谷不化。

下脘穴配中脘穴,有和中健胃,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腹坚硬胀,痞块。

下脘穴配足三里穴,有行气降气,宽中醒脾的作用。主治食饮不化,入腹还出。

下脘配天枢、足三里,治腹泻。

下脘配足三里、肾俞、膈俞、中脘、脾俞,治反胃。

下脘配天枢、上巨虚,治便秘。

脐上2寸是什么穴位

下脘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针刺下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痢疾杆菌携带者灸下脘、神阙等穴,结果发现,粪便细菌培养转阴所需天数比药物组明显缩短;免疫指标测定显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显着升高(P<0.05),说明针灸治疗痢疾杆菌携带者具有稳定的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的作用。

针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以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为主穴,针灸治疗猴细菌性痢疾,可使白细胞总数和血浆中游离组胺含量均趋正常化;抗体可比对照组提早4天左右产生,抗体效价比对照组高出2倍以上,白细胞吞噬指数显着增加,细菌毒性、毒力显着降低乃至消失;针治48小时后,2/3实验动物粪便细菌培养即可转阴,第4天可全部转阴,而对照组在感染后的第12天仍为阻性。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