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2、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3、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4、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5、艾灸神阙穴能够慢慢感觉到腹部的温热,有很好的温脾肾、调阴阳、补气血的作用。调理好脾胃对于养肝有很好的作用,能够补足肝血,柔肝养肝。而肝肾同源,补肾也能够养肝。几乎人体的一切腹部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温灸神阙穴来加以调理和改善。
6、如果担心烫伤或不习惯温灸,也可以用按摩法来调理神阙穴,同样能够为肝脏增加动力,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
具体的做法是:先把两手手掌相对揉搓至热,然后把左手整个手掌覆盖在肚脐上,再把右手放在后腰部位与肚脐相对的位置,轻轻按摩一会儿。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把两手交叠,掌心对准自己的肚脐,稍稍使力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00次左右,再顺时针方向按揉100次左右。整个按摩过程要动作轻缓,力度适中,按摩时用手掌带动肚脐部位的皮肤,以达到腹部微热的感觉为宜。按摩的范围一开始在神阙穴位置,然后可以神阙穴为中心。扩大到整个腹部,从而更好地疏肝破郁。
用按摩神阙穴的方法调肝时,一定要注意按揉的次序,不能乱揉。为了达到最好的凋肝效果,一定要先泻后补。逆时针按揉为泻法,顺时针按揉为补法。按摩神阙穴最好的时间是在晚上睡觉前,长期坚持就能够很好地疏肝理气。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早上起床后也进行按摩,对于健康很有好处。但皮肤有损伤或腹部有急性炎症的人不宜进行按摩。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神阙穴,能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达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功效。那么灸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5、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6、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灸!
1、艾炷(或艾条)直接灸。
2、神阙隔姜(或隔盐)灸。用艾柱或者艾条灸比较简单,到药店买来艾柱或艾条(无经验者最好使用艾条),点燃艾条后对准神阙穴,距离神阙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时间10—15分钟即可。隔盐灸,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由于食盐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效。隔盐灸时可将纯净干燥的或者炒过的食盐填平肚脐,用艾条灸之。
《类经图翼》说:”纳炒干净盐满脐上,以施灸“,意在避免盐粒受热**引起烫伤。此法古代广为应用。《附后备急方》治卒霍乱诸急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千金要方·卷七》治少年房事多短气:”盐灸脐中二七壮。“《千金要方·卷二十八》治淋病:”着盐脐中灸三壮。“另外,对于便秘、拉稀、月经不调、老人膝关节僵硬疼痛都有一定的疗效。此法还多用于治疗伤寒阴症或吐泻并作、中风脱症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平时用此法灸1~2壮(燃完一个艾柱为一壮)有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