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治疗痤疮,治疗痤疮方法
2017-05-19阅读:961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疗痤疮的好办法
1. 治疗痤疮的中医疗法
2. 治疗痤疮的针灸疗法
3. 治疗痤疮的饮食疗法
二、痤疮饮食要注意什么
三、痤疮的类型有哪些

治疗痤疮的好办法

1、治疗痤疮的中医疗法

1.1、肺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

宜用泻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目前,临床上多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治疗效果大大增强,目前多由原方去掉人参,加上黄芩和栀子。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清泄肺胃之热的功效。肺胃热清,脏腑通利,痰湿散结,则粉刺得以消除。

1.2、血热引起痤疮,宜用凉血清热法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

1.3、胃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泻胃肠法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臭,饮食较多,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等。最宜上法。

治疗痤疮的好办法

2、治疗痤疮的针灸疗法

2.1、痤疮梅花针疗法一

叩剌部位:耳前、耳后、内分泌、皮质下。

操作规程:每次选用两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用棉球擦净出血,随后按压针眼,痤疮患部用梅花针叩刺,使之微微出血。

操作间隔:每日或者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皮疹颜色暗红,皮肤油腻,或有脓疱。

2.2、痤疮梅花针疗法二

叩刺部位:第3~10胸椎两侧、后颈部(双侧)、痤疮患部、太渊、合谷、肺俞。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痊疮患部中等刺激,其他部位轻刺激,痤疮患部刺激是从痤疮患部周围向底部叩打。

操作间隔:每周2次。胸背部红色丘疹可放血。

主治:颜面部、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可见口臭、便秘等。

3、治疗痤疮的饮食疗法

治疗痤疮的好办法

3.1、空心菜鸡蛋汤

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鸡蛋、空心菜、葱以及调味品。制作方法:首先将空心菜切成段、葱切成葱花、鸡蛋在碗中搅匀以作备用。然后,往锅里加入适量的油并烧热,放入葱花爆香。接着再投入空心菜翻炒,之后将其出锅放入盘中备用。最后往锅里倒入适量清水并煮沸,煮沸后将鸡蛋慢慢倒入锅中,煮成蛋花后加入空心菜及调味品即可出锅。

3.2、绿豆大肠薏仁汤

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猪大肠、绿豆、薏仁以及调味品。制作方法:首先将绿豆薏和仁用水泡开。接着把绿豆和薏仁塞到带大肠内,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细绳将猪肠的两端扎好。最后,将猪肠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熬煮,直到猪肠被煮烂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调味品。

痤疮饮食要注意什么

1、忌食辛辣、腥发之品

此类食品性燥热,食后助热内燃,无异于是火上加油。肉类中性热之品十分常见,如牛羊肉、狗肉等。而辣椒、生姜、大蒜及乙醇(酒精)类饮品更易使机体内热壅积,从而加重病情。

2、忌高糖类食物

人体食入高糖食品后,会使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从而使痤疮接连出现。常见的高糖类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咖啡、碳酸型饮料等。饮食常识3、忌用补品

补药大多为温热助阳之品,劲补更易使人内热加重,诱发加重痤疮,正直青春期发育的青少年当尤为注意。

治疗痤疮的好办法

痤疮的类型有哪些

1、囊肿性痤疮:表现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内含有带血的粘稠脓液,破溃后可形成窦道及瘢痕称囊肿性痤疮。

2、丘疹性痤疮:痤疮炎症可继续发展扩大并深入,表现为炎性丘疹和黑头粉刺者称丘疹性痤疮。

3、脓包性痤疮:表现以脓包和炎性丘疹为主者称为脓包性痤疮。

4、粉刺性痤疮:初发者有白头和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位于毛囊口的顶端,可挤出,叫硬脂栓5、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瘢痕者,称萎缩性痤疮。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