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喝中药禁忌,喝中药方法,如何喝中药
2017-05-13阅读:956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喝中药可以吃枣和桂圆吗
1. 喝中药可以吃枣吗
2. 喝中药可以吃桂圆吗
3. 喝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二、中药需要趁热喝吗
三、怎么喝中药才能不苦

喝中药可以吃枣和桂圆吗

1、喝中药可以吃枣吗

喝完中药是可以吃冬枣的。枣性温,一般中药对冬枣无排斥,不影响药效。但喝中药是有一些禁忌,因为人体有不适时一般都伴有胃肠不舒服的情况,之所以要忌生冷食物,是因为生冷食物更容易影响消化吸收。冬枣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钙、铁、钾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其中的铁、维生素C能间接帮助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起到补血作用。

喝中药可以吃枣和桂圆吗

2、喝中药可以吃桂圆吗

之所以要求人们在喝中药期间要忌口,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容易影响到中药药效的发挥。那么喝中药可以吃桂圆吗?其实桂圆没有解中药性的作用的,所以吃中药期间是可以吃桂圆的,但是不能吃辣的食物

3、喝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3.1、忌萝卜: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喝中药可以吃枣和桂圆吗

3.2、忌腥膻: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

3.3、忌辛辣: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3.4、忌油腻: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中药需要趁热喝吗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喝中药可以吃枣和桂圆吗

对于服中药,中医有句古语,叫做“阳病热服,阴病凉服”。因此,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

怎么喝中药才能不苦

1、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2、掌握药液温度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3、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掌握服药速度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5、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上一篇:喝中药,米酒 下一篇:喝中药,鸡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